大姚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三隐潭大峡谷瀑布群
TUhjnbcbe - 2021/6/29 18:26:00

三隐潭大峡谷瀑布群

文:裘国松

图:明月

三隐潭大峡谷瀑布群位于雪窦寺之西五里。瀑流源自四明山最伟岸的山峰之一——商量岗。大峡谷全长5公里,落差达米。其间形成了上中下三处瀑潭。每公里平均百米的强烈落差,造就出危峰相峙、瀑流横飞的峡谷奇景,成为浙江罕有的阶梯瀑。潭如其名,三瀑的唯一共性就是“隐”,它们隐匿幽谷深壑而难觅其踪。年起,景区区域面积已扩大到12平方公里。

溪口三隐潭景区,真山真水,天生丽质,早在唐宋就出了名。唐代诗人刘长卿、皮日休、陆龟蒙都曾在此寻觅留连,吟诗感怀。到了宋代,三隐潭东侧的雪窦资圣禅寺进入鼎盛时期,被列为“五山十刹”之一,自然地,相毗邻的三隐潭幽谷飞瀑胜景也为更多人所认知。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梅尧臣,曾慕名探幽,投宿三隐潭之下的一处禅房。是夜,梅尧臣把盏品茗,诗兴勃发,吟诗《三层瀑》:“三头出飞瀑,落落鸣寒玉。再落至山腰,三落至山足。欲引煮春山,僧房架刳竹。”宋后的元明清各朝,三隐潭凭借清幽空灵的自然之美,还有“真龙潜居”的神异传说,依旧吸引一拨拨隐士高僧、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戴表元、王阳明、张邦奇、张时彻、丰坊、*宗羲、山夫正等都在这条雪窦山幽谷之中留下旅踪,在回归自然行旅中,寻求心灵的超脱和智慧的闪现。

上隐潭瀑布以幽险见长。自高山公路旁的景区门楼入内,绕行不远即是上隐潭崖顶。此刻,虽已闻瀑声,却不见瀑之踪影。当游人下行二百余级状如天梯的石磴,终见两崖相对逼视,瀑泉夺隘直泻的真容。商量岗深谷奔来的溪流,头一遭被锁住在仅三四米宽的危崖夹缝中,无奈变成一匹被激怒的野马,从30多米高的瀑口夺路狂奔,发出沉闷的声响!石逢中左冲右突的瀑流,飞沫四溅,似烟如雾,寒气袭人。瀑底之潭,水绿得近乎发黑,深不见底。潭湄自古筑有龙王庙,为旧时请龙祈雨之地。

中隐潭瀑布以清丽取胜。这里的峰峦如莲花似美人,令人目不暇接。瀑口中央有巨岩拒水,瀑水被迫东折,继而飘忽西回。一番折腾后的瀑水,始奔泻俯冲,势不可挡。由于巨岩拒水,中隐潭经年飞沫四射,出现“丽日来雨”的秀丽景观。

下隐潭集瀑、洞、潭、峰四者于一地,奇秀双绝。下隐潭有毗邻的两处瀑布。其上是“鸳鸯瀑”,两支瀑流款款入潭。也许这是一对羞于见人的鸳鸯,不一会遁入谷地难觅其踪,转而在下侧的一个大岩洞口重露芳容。下隐潭下侧那处瀑布,其水倾盆而下,水柱四挂,形成了一道十多米宽的水帘,在洞口轻轻飘动,人称“浙东水帘洞”。

三隐潭幽谷,最美的峰石在下隐潭。这里峭壁直削,壮如石城。附近有一座20多米高的石笋,孤标独立,穿空而上,岩体楚楚动人,自古称之“美人岩”。

“爷爷,这儿真的有龙吗?那你见过没有?”“龙是天上神仙,能看见的不算龙。”这是当年蒋介石携幼小的孙子蒋孝文,畅游三隐潭时的祖孙俩的对话。在三隐潭山水间留下的照片上,蒋介石笑得很坦然,满是一副爷爷辈的慈和模样,也许久溺荣辱之场的蒋介石,最思量的依旧是寄寓山水、淡忘浮生恩怨。而小小蒋也许仍受龙的恐俱心理困扰,一脸的紧张不安,稚态实在可爱!

是的,三隐潭自古被传为“真龙宅焉”,由此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民间传述中的三隐潭,藏匿于上隐潭的是能呼风唤雨的青龙,是求雨之地;中隐潭出没的是*龙,为求财之地;下隐潭盘踞的是赤龙,乃求宫之地。也正是这个缘故,自唐宋起一直是四明山脉中的一处游观胜地。“中有卧龙君勿狎,有的平地起风雷”“诗成不敢唾,生恐触龙眠”,你看,一到三隐潭,就连大大咧咧的古代诗人,也肃然起敬,变得小心翼翼了。

.9.14

年11月,重游是山,偶留题曰:雪山名胜擅东南,不到三潭不见奇;我与林泉盟在夙,功成退隐莫迟迟。

——蒋中正

↓↓收看更多精彩!戳下面“阅读原文”!

明月yao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隐潭大峡谷瀑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