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在云南大姚白塔下文图曲
TUhjnbcbe - 2021/6/28 16:34:00

年6月6日有机会到云南楚雄州大姚县,慕名去看大姚白塔。大姚白塔位于大姚县西城门外的宝顶山顶,始建于年(唐代天宝年间),云南仅此1座,是云南早期舍利塔的实物例证,相传为唐天宝年间吐蕃所建。

白塔历史上曾经历过数次地震,仍安然屹立。年,省*府拨经费重修,恢复了白塔的本来面貌。白塔在云南仅此1座,是云南早期舍利塔的实物例证。年入列全国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千年白塔历风雨,静观人间看苍生。吐蕃当年造此塔,应是祈吉盼福星。战火狼烟劫难多,佛陀悲悯叹世情。宝顶山上有灵物,晶光如玉映眼明。月照大姚夜如水,银汉清音颂太平。——

年6月6日

以上两图采自网络

大姚白塔历史记载(百度)

据说,年修理白塔时,发现塔顶有一方洞,边长40厘米。这可能是原来安置塔刹的柱洞。原八角柱正四万辟有镂空的佛龛各一个,内供佛像,后因加固塔身而填塞。看来,这座磬锤塔古代是有刹顶,塔身有佛龛,通风较好;现存的塔身形状,与古代略有不同。经有关人员考查,此塔属于藏式喇嘛塔,为密宗佛教流传滇西的遗物。修塔时,曾从塔顶部发现梵文、汉字印砖,其中汉文有:“大佛顶”、“光垢净光咒”、“十方请佛灵塔咒”等字样,前人还发现“尉迟监造”的印字砖。道光《大姚县志》载,此塔“相传天宝年间吐蕃所造”。由此推之,这所磬锤塔大约是南诏与吐蕃关系较好的中唐时所造。

大姚白塔的造型在云南独一无二,且历史久远,相传为唐天宝年间进入滇中地区的吐蕃所营造,所以对研究西南地区的藏传佛教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塔形的构制特殊,与藏传佛教的原义有着内在的同构关系。据说,原塔顶有塔刹高耸向青天,更为白塔带来某种神秘色彩,可惜塔刹已毁坏。塔身硕大的上部呈圆锥形,虽小于上部但却足堪重负的基座,呈八角形,系青砖所砌。基座八角的每个边,均为3.12米的长度。塔的表面叠砌了12层的密檐。上大下小的塔身虽怪异已极,但表面全用白石灰涂抹,其色彩又使人们感到亲切自然。“白塔”一名,也是因为其白色的缘故。

在白塔附近,不时被掘出一些散落地砖块,砖块的年代相当古老,砖上均有用印模印出的汉文和梵文,汉字有“大佛顶”、“八大灵塔咒”、“十方诸佛镇塔咒”“十方诸佛灵塔咒”、“盗益谷塔咒”、“资益谷法咒”、“阿众佛灭报咒”、“尉迟监造”等字样。梵文的意思,也与此大体相同。

延伸阅读

《华夏地理》楚雄特刊“编者的话”(文、图、曲)

发挥楚雄特色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五点建议(提要)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武定彝族聚居区卷》(后记、目录等)

田野调研片段:到武定县(文、图、曲)

三月咏武定狮山(文、图、歌)

访姚安龙华寺德丰寺(文、图、歌)

云南黒井感怀(诗、图、曲)

讲座《重走洛克之路,走进大香格里拉》(文、图、曲))

揭秘!洛克在丽江还发生过哪些不为人知的事?

丽江古城洛克纪念馆简记(文、图、曲)讲座预告|4月16日,丽江古城文化院落人物故事讲座第一期开讲!洛克:乡关万里归无计(《象形文里写春秋》选载)洛克著、杨福泉译《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前言(文、图、曲)再访丽江玉湖洛克故居(文、图、曲)咏洛克(Rock.J.F.)博士(诗、图、曲)洛克著《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校译后记(文、图)一个痴迷于纳西学的德国教授(文、图)小记与丽江有缘的国际山地协会主席艾福思教授(文、图、曲)仲夏与老友欧皮茨孟彻理教授相逢在丽江(文、图、曲)关于纳西、摩梭与纳族群——《纳西、摩梭民族志——亲属制、仪式、象形文字》中译本后记看丽江“十月文学馆“感言(文、图)听!杨福泉老师讲述丽江纳西族这一神秘社会现象与丽江古城再续缘,洛克纪念馆今日开馆丽江三联韬奋书店印象(文、图、曲)活动回顾

杨福泉文化讲座:艺术与纳西人的殉情

《中国西南文化研究》序言(文、图、曲)

简评《云南文化史丛书》(文、图、曲)

“文化焦虑”弥漫当前社会

大国崛起,方略为先——答记者问

“国学”不应再拘泥于陈年旧说

发展古城文化守护千年梯田(文、图)

转载:东巴文化的当代刊布与创新(文、封面、目录、后记)

藏羌彝走廊社区文化建设专题研究主持人语(文、图、曲))

留住一颗颗星辰——剑川乡村文化考察随想(文、图、曲))

传承母语文化,从娃娃抓起(文、图、曲)

从民族文化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角度看民族工作(文、图、曲)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复兴中华文化的重要前提(文、图、曲)

文化的保护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文、图、曲)

探寻文化资源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平衡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新论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与各民族文化发展(文、图、曲)

丽江:以文化为*(文、图、曲)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封面、目录、后记、书评

转:让更多年轻人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

丽江古城非遗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几点思考(文、图、歌)

回忆首次在京举办的东巴文化展和费孝通、钱伟长、任继愈等先生

年纳西族东巴文化展回忆(昆明篇)

改革开放给了我走出国门治学的机会(《域外访学记》代序)(文图)

《世纪》杂志

改革开放初云南第一位受邀走出国门的少数民族学者,回忆其赴德国访学的曲折经历

《大江高地行——从云之南到青藏高原》(前言、后记、封面、目录)

杨福泉简历和论著简介(论著封面)

《杨福泉论文选》(前言、封面、目录)

略述我的治学经历—《杨福泉纳西学论集》前言(目录等)(-年)

杨福泉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云南大姚白塔下文图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