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之云南省3428
TUhjnbcbe - 2021/6/27 16:53:00
治愈白癜风光疗费用 http://pf.39.net/bdfyy/bdfyw/150715/4656585.html

云南,简称云(滇),省会昆明,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云南省的东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北面是四川省,西北面是西藏自治区。云南的国境线长4,公里,与3个国家接壤:西面是缅甸(主要口岸是瑞丽),南面是老挝(主要口岸是磨憨),东南方是越南(主要口岸是河口)。

云南省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地处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三大区域的结合部,拥有国家一类口岸16个、二类口岸7个,与缅甸、越南、老挝三国接壤;与泰国和柬埔寨通过澜沧江—湄公河相连,并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孟加拉等国邻近,是我国毗邻周边国家最多的省份之一。

云南省辖16个地级行*区划单位:8个地级市(昆明市、昭通市、曲靖市、玉溪市、保山市、普洱市、丽江市、临沧市)、8个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个县级行*区划单位:17个市辖区、16个县级市、67个县、29个自治县。

云南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绚丽,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有石林、大理、西双版纳、三江并流、昆明滇池、丽江玉龙雪山、腾冲地热火山、瑞丽江—大盈江、宜良九乡、建水等12处,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有陆良彩色沙林、禄劝轿子雪山等53处。丽江古城(年7月)、红河哈尼梯田(年6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三江并流(年7月)、石林(年6月)、澄江古生物化石地(年7月)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丽江纳西东巴古籍文献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云南有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会泽6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腾冲、威信、保山、会泽、石屏、广南、漾濞、孟连、香格里拉、剑川、通海等11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禄丰县黑井镇、会泽县娜姑镇白雾街村、剑川县沙溪镇、腾冲县和顺镇、云龙县诺邓镇诺邓村、石屏县郑营村、巍山县永建镇东莲花村、孟连县娜允镇等11座国家历史文化名镇、11座名村,还有1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和1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民族众多,独具特点的人文地理环境和富有特色的多民族聚集优势,凝聚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程度,位居全国之首,到处都能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种表现形式及其文化空间的典型范例。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有26个世居民族,其中有16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有15个少数民族为云南所独有。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各民族不断分化、融合、重组,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语言、习俗、服饰、宗教信仰、节日祭祀、音乐舞蹈形式,这些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世代传承,形成了民族特色鲜明的非遗资源。

截止年6月,云南省共有各级非遗项目项,传承人人,其中包括国家级项目项,省级项目项;国家级传承人69人,省级传承人人。由于社会历史原因,云南省内一些村寨还较好地保留了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云南省将这些非遗资源集中、民居建筑特色鲜明并具有一定规模、传统文化形式和内涵保存完整、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特定区域划为“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列入省级保护名录,加以区域性整体保护,全省共命名公布省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85个。云南省“格萨(斯)尔”“剪纸(傣族剪纸)”两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云南省有迪庆、大理两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云南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李腊拽(男,德昂族),传承项目:达古达楞格莱标,类别:民间文学;元阳县马建昌(男,哈尼族),传承项目:哈尼哈吧,类别:民间文学;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阿称恒(男,傈僳族),传承项目:傈僳族民歌,类别:传统音乐;姚安县刘彩菊(女,汉族),传承项目:姚安坝子腔,类别:传统音乐;武定县余学光(男,彝族),传承项目:彝族民歌(彝族酒歌),类别:传统音乐;丽江市古城区和凛毅(男,纳西族),传承项目:纳西族白沙细乐,类别:传统音乐;大理白族自治州姜宗德(男,白族),传承项目:剑川白曲,类别:传统音乐;迪庆藏族自治州云张(男,藏族),传承项目:热巴舞,类别:传统舞蹈;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梁正功(男,壮族),传承项目:铜鼓舞(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类别:传统舞蹈;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李碧清(男,傈僳族),传承项目:傈僳族阿尺木刮,类别:传统舞蹈;

景洪市何桂英(女,基诺族),传承项目:基诺大鼓舞,类别:传统舞蹈;芒市朗四(男,傣族),传承项目:傣族象脚鼓舞,类别:传统舞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波罕丙(男,傣族),传承项目:傣族象脚鼓舞,类别:传统舞蹈;双柏县杨家点(男,彝族),传承项目:彝族老虎笙,类别:传统舞蹈;牟定县普清荣(男,彝族),传承项目:彝族左脚舞,类别:传统舞蹈;红河县李阿胖(女,彝族),传承项目:乐作舞,类别:传统舞蹈;弥勒市段正荣(男,彝族),传承项目:彝族三弦舞(阿细跳月),类别:传统舞蹈;石林彝族自治县毕光明(男,彝族),传承项目:彝族三弦舞(撒尼大三弦),类别:传统舞蹈;丽江市古城区和红亮(男,纳西族),传承项目:纳西族热美蹉,类别:传统舞蹈;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李石开(男,拉祜族),传承项目:拉祜族芦笙舞,类别:传统舞蹈;大理白族自治州杨春文(男,白族),传承项目:耳子歌,类别:传统舞蹈;建水县李生方(男,哈尼族),传承项目:铓鼓舞,类别:传统舞蹈;姚安县昝方才(男,汉族),传承项目:花灯戏,类别:传统戏剧;元谋县陈申华(男,汉族),传承项目:花灯戏,类别:传统戏剧;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农学良(男,壮族),传承项目:壮剧,类别:传统戏剧;云南省滇剧院王玉珍(女,汉族),传承项目:滇剧,类别:传统戏剧;玉溪市滇剧团梁子华(男,汉族),传承项目:滇剧,类别:传统戏剧等。

国家级非遗

迪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年11月,文化部批准设立“迪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年2月,《迪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经文化部批准实施。迪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积淀深厚、保存传承状态良好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主体,以雪山、峡谷、河流、森林、草原等自然遗产为依托,以佛教文化、东巴文化等为轴心,多民族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容,具有切合自然环境的生态性,保持民族特质的交融性,增进社会交往的和谐性。保护区内以藏文化为主体,并与州内其他民族文化并存共荣的多样性区域文化,充分体现出生态区内文化的悠久历史、丰厚内涵,是在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基础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统一、多民族文化和谐共存、独具地方与民族特色的文化区域。

保护区内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8项,省级29项,州级94项,县级80项。在开展传承人保护工作中,尊重传承人在保护区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做好传承人认定和管理工作,确保传承人在保护区建设中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截至目前,保护区内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4名、省级52名、州级51名、县(市)级名。

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大理文化容纳了大理各民族在其生活的自然环境中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社会文明成果,如大理、巍山两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4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族扎染、鹤庆瓦猫、石雕、木雕、南诏古国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重点保护区域分别是:以大理、巍山为中心的南诏大理国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大理洱海为中心的坝区白族民俗文化保护区;以巍山、南涧、漾濞为中心的彝族文化保护区;以大理、宾川鸡足山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保护区;以大理喜洲为代表的白族文化建筑文化保护区;以各种文化艺术之乡为代表的民间艺术保护区;以白族本主文化为代表的民间宗教文化保护区。

云南民间歌舞乐展演

云南少数民族能歌善舞,许多民族“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省内个国家级项目中,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类项目就有35项。为了挖掘展示云南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风采,年,云南省文化厅与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联合举办了第一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并于此后形成每两年举办一届的定制。此活动已成为云南省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品牌,也为省内非遗工作者、文艺工作者及传承人搭建了长效的交流展示平台。

云南省第十一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

本届展演从年11月16日开幕至11月21日结束,全省16个州(市)18个民族的69个民族民间歌舞乐节目于11月17日至19日下午和晚上分别在大理大学、巍山县文化广场、大理市全民健身中心和大理州群众艺术馆剧场演出,将设立“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彩云奖”,按传统性与创新性两类节目的歌、舞、乐分别设金奖8至10个、银奖12个、铜奖18个、传承奖5个及部分优秀奖和组织奖,最终奖项于11月20日晚在大理州群众艺术馆剧场举行的闭幕晚会上揭晓。

11月18日下午,伴随着舞蹈《走在幸福的路上》振奋人心的旋律,云南省第十一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第二轮外场演出在巍山县南诏文化广场开演。观众的心情如同冬日暖阳般明媚炙热,他们戴着遮阳帽,打起遮阳伞,早早地等在了演出现场。音乐声响起,越来越多的人从四面八方闻声赶来,文化广场很快变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11月20日晚的大理群众艺术馆舞台上,随着纳西族“阿卡巴拉”舞蹈的结束,云南省第十一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在观众的掌声中落下帷幕。18个民族的69个节目参加本次展演,包括37个传统类节目和32个创新类节目。按演出形式划分,含声乐节目30个,舞蹈节目25个,器乐节目14个。

云南的民族乐器有基诺族——奇科、景颇族——吐良、白族——龙头三弦、纳西族——速古笃、傈僳族——期奔、怒族——达比亚、傣族——叮三赛等乐器,有的民族乐器的名称相同,但在制作、演奏、音色上却有不同,如:我省佤族的独弦琴与广西京族的独弦琴有相同的名字都是独弦。

传统类节目强调民间性、原真性,在不伤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有形态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编排,使其文化内涵得以更有力呈现。演员以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和当地村民为主,服饰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十分鲜明。

金奖节目为:昭通市代表队传统类声乐《则》;大理州代表队传统类声乐《二里半腔》;昭通市代表队创新类声乐《嘿!玖啦》;昆明市代表队创新类声乐《白鹭飞来》;大理州代表队传统类舞蹈《巍山打歌》;普洱市代表队传统类舞蹈《跳笙》;玉溪市代表队创新类舞蹈《荷田风韵》;临沧市代表队创新类舞蹈《涞阶恩赛·女创拳》;西双版纳州代表队传统类器乐《闹婚调》;大理州代表队创新类器乐《开秧门》。5个节目获传承奖,分别为:楚雄州代表队传统类舞蹈《琴声悠悠·彝娃乐》;红河州代表队传统类声乐《哭嫁》;西双版纳州代表队传统类声乐《歌唱新中国》;保山市代表队传统类舞蹈《箐鸡摆尾》;怒江州代表队传统类器乐《民族团结颂》。

云南民族节日

白族和彝族(火把节),大理白族三月街民族节, 纳西族三多节, 摩梭转山节, 傈僳族刀杆节,苗族花山节,佤族(摸你黑、木鼓节),怒族仙女节,壮族三月三,瑶族盘王节,独龙族卡雀哇节,阿昌族“阿露窝罗节”,德昂族浇花节,景颇族目瑙纵歌节,基诺族”特懋克“节,普米族“吾昔节”,傣族泼水节等。

云南十八怪

四个竹鼠一麻袋,蚕豆花生数着卖;袖珍小马多能耐,背着娃娃再恋爱;四季衣服同穿戴,常年能出好瓜菜;下草帽当锅盖,三个蚊子一盘菜;石头长在云天外,这边下雨那边晒;鸡蛋用草串着卖,火车没有汽车快;小和尚可谈恋爱,有话不说歌舞代;蚂蚱当作下酒菜,竹筒当作水烟袋;鲜花四季开不败,脚趾常年露在外。

每一怪,无不是对云南的秀美山川、温和气候、民俗风情、饮食文化的真实写照,这些正是云南民族风情被人津津乐道、五湖四海的游人纷来沓至的原因。

云南特色美食

云南地区,海拔差异巨大,气候类型多样,少数民族众多,造就了不同的食材,不同的烹饪方式,不同口味的美食。

滇东北地区因为与四川接壤,交流更加密切,所以这些地方的美食无论是口味还是烹调方式,都更加接近川菜;

滇西北地区由于少数民族众多,故而受到清真菜,寺院菜、藏式菜的影响比较大,各种菜式兼而有之,更加丰富,也更加复杂;

滇西、滇西南地区,吃食则更加生猛,更加原生态,味喜酸辣,风格更偏向于东南亚;

滇南地区,由于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所以菜式更加讲究精致,是云南汉族菜的发源地。

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是云南滇南地区特有的小吃,属滇菜系,起源于蒙自地区,由汤料、佐料、生的猪里脊肉片、鸡脯肉片、乌鱼片及五成熟的猪腰片、肚头片、水发鱿鱼片制作而成。辅料有来过的豌豆尖、韭菜,以及芫荽、葱丝、草芽丝、姜丝、玉兰片、氽过的豆腐皮;四是主食,即用水略烫过的米线。鹅油封面,汤汁滚烫,但不冒热气。

汽锅鸡

汽锅鸡是云南的名菜之一,早在多年前就在滇南民间流传。建水出产一种别致的汽锅鸡土陶蒸锅,叫"汽锅",是专门用来蒸食物的。汽锅鸡的做法是钭仔鸡洗净后再砍成小块,和姜、盐、葱、草果一道放入汽锅内盖好,汽锅置于一放满水的汤锅之上,用纱布将隙缝堵上,以免漏汽,再放到火上煮。汤锅的水开后,蒸汽就通过汽锅中间的汽嘴将鸡逐渐蒸熟(一般需3~4小时)。由于汤汁是蒸汽凝成,鸡肉的鲜味在蒸的过程中丧失较少,所以基本上保持了鸡的原汁原味。

野生菌火锅

楚雄野生菌火锅是云南六大名吃之一,食材生态、味道鲜美,是无数食客的最爱。云南复杂的地形地貌,多样的森林类型、土壤种类以及独特的立体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种类多,分布广,产量大。野生菌火锅采用老菌汤作为汤底,将7种以上野生菌干片,加上高钙骨料混合经7小时熬制而成。加上其独家研制的菌碟(将干菌发开后,进过焙制、炒干后加入小米辣制成),配合野生菌火锅来吃,既不会夺走野生菌的香味,也能弥补食客喜香好辣的饮食习惯。

云南民族风情

云南是全国民族最多的省份,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主要聚居于平坝地区和边疆河谷的有回、满、白、纳西、蒙古、壮、傣、阿昌、布依、水等10个民族;主要聚居于半山区的有哈尼、瑶、拉祜、佤、景颇、布朗、德昂、基诺等8个民族和部分彝族;主要居住在高山区的有苗、僳僳、藏、普米、怒、独龙等6个民族和部分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共15个民族为云南特有。

独龙族

独龙族聚居在贡山县的独龙江两岸,卡雀哇节是独龙族的新年,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该民俗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妇女纹面,是独龙族相当奇异的习俗,至今仍是个不解之谜,随着最后一批文面女逐渐逝去,独特的文面习俗即将消失。

阿昌族

主要聚居在滇西陇川县户撒乡和梁河县九保阿昌族乡、曩宋阿昌族乡。阿昌族是云南境内最早的土著民族之一,户撒刀也叫阿昌刀,因陇川县户撒乡主要是阿昌族聚居区而得名。阿昌族最隆重的民族节日是“阿露窝罗节”。户撒是过手米线的发源地,家家户户都做得一手好米线,过手米线是阿昌族的特色美食。

德昂族

主要分布在潞西、盈江、瑞丽、陇川、保山、梁河、耿马等县,居住极为分散。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坝子和遮放坝子间,有个全国唯一的德昂族乡——三台山德昂族乡。*赛佤族拉祜族傈僳族德昂族乡,是镇康县唯一的一个民族乡,也是云南省唯一有四种主体民族组成的民族乡。德昂族浇花节(又称泼水节),德昂语称为“库户波桑建”,库户波,德昂语意为“浇花”;桑建,源于印度梵语,指“浴佛节”。于每年清明节后七天举行,是把佛陀诞生、成道、涅盘三个日期合并在一起举行的纪念活动,为期三天。是德昂族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最能集中体现德昂族传统文化的一项活动。

景颇族

景颇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州,少部分散居于其他州县。目瑙纵歌是景颇族最盛大、最隆重的民族节日,原为景颇族以祭祀太阳神“木代”而举行的隆重仪式。在德宏,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景颇族的村村寨寨都要举办目瑙纵歌。景颇族聚居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是德宏州陇川县,陇川县被世人称为“中国目瑙纵歌之乡”。绿叶宴是从景颇族古老传统的饮食习惯中诞生的,是景颇族最传统、最原生态的宴席。“*鸡”便是其中很有名的一道少数民族风味的美食。

布朗族

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勐海县的西定、巴达山区,那里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地之一。其余散居在临沧地区的云县、双江、镇康和思茅地区的澜沧、景东、墨江等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布朗山乡是我国布朗族最大的聚居区,是我国唯一的布朗族民族乡,被喻为“世界最早的茶叶出产地”。

基诺族

主要聚居在景洪市的基诺山区,其余分散在景洪、勐海的一些地方。基诺族自称“基诺”,意为“舅舅的后代”或“尊敬舅舅的民族”。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基诺族一年中最为盛大的节日······基诺族”特懋克“节。景洪市东北部的基诺山基诺族民族乡,是全国唯一的基诺族民族乡。基诺族大鼓已成了基诺族的吉祥物,基诺族大鼓舞也已成为具有基诺族民族特色的表演性舞蹈。

普米族90%居住在滇西北的兰坪、宁蒗、丽江、维西、永胜等县、旧称“西蕃”。云南省怒江州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普米族自治县。“吾昔节”是普米族最隆重的节日。年,兰坪县新修订颁布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将农历十二月初六至初八法定为普米“吾昔节”。普米族特色乐器羊头琴。

怒族主要分布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福贡,贡山及兰坪县的免峨乡。此外,迪庆州的维西县也有少量分布。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位于福贡县南部,东以碧罗雪山主山脊为界,与兰坪县接壤;西以高黎贡山主山脊为界,与缅甸联邦相邻;南接泸水县洛本卓乡;北连本县子里甲乡。地处"三江"并流区的怒江神秘大峡谷,村寨多分布于碧罗雪山、高黎贡山海拔米到米地带是全国唯一的怒族乡。怒族的仙女节,是怒族最盛大的节日。怒族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流传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的怒族聚居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延续三天。节庆活动包括祭祀仙女洞并迎接圣水、歌舞求福、体育竞技三大类别。

佤族

主要聚居在沧源、西盟两县,双江、孟连、澜沧、镇康等县亦有分布。西盟位于云南省普洱市西部,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在世界佤族文化保护区——西盟佤山,生活着8万余人的佤山各族儿女,保护区内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神秘的“勐梭龙潭”、“永克落园”、“司岗里部落”、“龙摩爷圣地”、“木依吉神谷”、“佛殿山三佛祖遗址”等人文痕迹。境内的制陶、乐器、绘画、织染、歌舞、祭祀等活动是当今人们认识人类社会童年的活化石。西盟佤族原始、神奇、独特的文化,古老的民间史诗传说《司岗啡里》,音色清脆浑厚的木鼓,甘甜醇香的水酒,深受群众喜爱的《木鼓舞》、《甩发舞》,以及云蒸霞蔚、十分壮观的佤山云海15等,无不令人向往。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是临沧佤族人最为隆重的节日。节日期间四方游客纷至沓来,万人狂欢。佤族木鼓舞历史悠久,传说木鼓是佤族的通天神器,是佤族的历史文化象征,它集中体现了佤族民间歌舞、文学、艺术及宗教信仰。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澜沧、孟连、耿马、沧源、勐海、西盟等县。拉祜族先民属于古代羌人,“拉祜”是自称,是用火烤虎肉吃的意思,故拉祜族被称为“猎虎的民族”。每年的大年初三扩塔春节拜年联欢活动,是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特有的年俗活动,这一天的拜年联欢活动以其宏大的场面和独特的民俗方式,把喜庆的拉祜山渲染得热闹非凡。

澜沧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世界各地的拉祜族都认同澜沧是拉祜族祖先扎迪娜迪诞生之地,是拉祜族同宗同祖同文化的正源。

澜沧是普洱茶原产地之一,有全世界迄今发现的连片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林—惠民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林,有全世界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过渡型大茶树—邦崴千年古茶树。

蒙古族

蒙古族聚居在通海县兴蒙乡,分中村、下村、白阁、高椅湾和陶家嘴5个自然村,是元转初年随忽必烈征战遗留在云南的蒙古族后裔。是云南省唯一的一个蒙古族聚居乡。旅游餐饮主打蒙乡歌舞和蒙乡美食两大品牌,加大民族歌舞和民族特色餐饮的传承和创新,开发具有蒙古族特色的风情文化和娱乐休闲,带动和促进整个第三产业发展。

布依族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罗平、富源县等地区,少量在师宗、马关、河口等县。云南省罗平县境内居住着布依族人口3万多人,分布在多依河、南盘江、*泥河、九龙河、块泽河沿岸及支流地。多依河位于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处云南省罗平县境内,与贵州兴义市马岭河峡谷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山水相连。多依河在云南、广西、贵州三省区交界的三江口附近汇入南盘江。五色花米饭是布依族的特色美食。

水族

主要分布在贵州省三都、荔波、都匀、独山等县,广西北部也有少量分布。云南主要分布在富源、彝良,古敢水族乡是云南省唯一的水族集聚地,还是全省十个特色小镇之一,水族文化厚重、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水族风情浓郁,民居建筑保留一定的水族风格,民风纯朴。“小桥流水人家,古树清风水鸭。”用来形容补掌的美丽再合适不过,补掌村是水五寨之一,是全乡水族最集中的一个村落。

回族

云南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全省所有县市几乎均有回族居住。回族多信仰伊斯兰教,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经典主要是“古兰经”,信徒称“穆斯林”。云南回族有三大节日:开斋节,宰牲节(古尔邦)、圣祭,所有节日都与信奉伊斯兰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僳僳族

聚居在云南西部的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其余散居在丽江、保山地区和迪庆德宏、楚雄、大理等自治州。狩猎在僳僳族传统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僳僳族男子都在狩猎中练就了高超的射弩技艺,射弩以赛时,射手以能将竹箭射在刀刃上劈为两半者为胜。在云南怒江、腾冲、保山等地的傈僳族,每年二月初八,要举行"刀杆节"。按照"刀杆节"的习俗要先"下火海",后"上刀山"。“阔时”是傈僳族语的译音,是“岁首”之意,“阔时节”是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苗族

苗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的南部和湖南省的西部,云南苗族主要分布在文山、红河两个自治州和昭通地区。大多数苗族是从明代以后从湖南,贵州迁入云南的。酸汤鱼是苗族的特色美食。花山节又叫“踩花山”,是云南、贵州一代的苗族传统佳节,花山文化旅游节有牛王争霸赛斗、爬花杆、阿卯好声音歌咏比赛、联欢晚会等多场视听盛宴,邀请四海宾朋来体验一场浓浓的苗族风情。

傣族

主要聚居在西双纳州和德宏州。临沧的耿马、孟宝、思茅的孟连、玉溪的新平等30多个县也都有分布。泼水节是西双版纳地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包括民俗活动、艺术表演、经贸交流等类别,具体活动有泼水、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章哈演唱、孔雀舞表演以及白象舞表演等。

西双版纳傣族园内景色秀美、由五个傣族自然村寨——曼将、曼松满、曼听、曼乍、曼嘎组成,其中曼松满和曼听是两个较大的寨子,其名称含义分别为“花园寨”、“宫廷花园寨”。这里的村民与自然和谐相处,完美融合,仿佛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保存得如此完好的古村落群和寺庙建筑实属罕见,西双版纳傣族园被称为中国第一自然生态村。

新平是有名的花腰傣之乡,红河谷居住着4万多古朴典雅的花腰傣人,这里是中国最大的花腰傣聚居地。花腰傣神秘独特的民俗风情和艳丽华贵的服饰蕴藏着无穷的魅力。

壮族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云南主要聚居在文山州、红河、曲靖等地。“壮族三月三”是壮族规模宏大、场面热闹、持续时间较长而定期举行的歌圩。“壮族三月三”是壮族最盛大的节日。广南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滇、桂、黔三省(区)交界处,境内壮、苗、瑶等民族风情浓郁,壮族特色村寨“世外桃源”坝美、“天下第一奇村”峰岩洞等知名景区。

哈尼族

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和澜沧江的中间地带。红河县素有“江外侨乡、歌舞之乡、棕榈之乡”的美称,县境内有被誉为世界哈尼梯田之最的宝华撒玛坝万亩梯田;有举世瞩目的哈尼长街宴;有被国家地理杂志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大羊街;有被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阿扎河乡普春的哈尼族多声部;有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乐作舞”;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哈尼奕车文化。红河哈尼梯田成为我国第45处世界遗产地,也是我国首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世界遗产。

白族

80%以上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文学艺术丰富多采,如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望夫云》、《蛇骨塔》、《鸟吊山》、《慈善夫人》等。音乐舞蹈有“大本曲”、“白族调”、“霸王鞭”等。另有从古典戏曲“吹吹腔”发展起来的“白剧”,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白族的文化水准较高,各种人才辈出。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雕龙画凤,坚固结实,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远近闻名。白族独特的节日有“绕三灵”、“石宝山歌会”、“要海会”和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三月街”等。

彝族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其中云南最多,全省绝大部分县市都有彝族分布,尤以楚雄、红河西州的哀牢山区、乌蒙山区和滇西北小凉山一带比较集中。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的异龙湖边住着花腰彝姑娘,在湖中捕鱼时,一边划船,一遍唱歌,歌声如同水中随波浪起伏的海菜,故名“海菜腔”。彝族火把节每到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这天,彝族同胞都点燃火把祈祷风调雨顺。火把节是彝族人民生活中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

纳西族主要聚居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宁蒗、永胜、维西、中甸、德钦以及四川的盐源、盐边、木里等县也有少量分布。东巴文字又被称为“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纳西族人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创造的象形文字和用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经籍,使纳西族文化享誉世界。流传至今的两万余册“东巴”经典,记载了古代纳西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东巴”文化对研究比较文字学和人类文化史学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玉龙雪山是纳西族及丽江各民族心目中一座神圣的山,纳西族的保护神“三朵”就是玉龙雪山的化身,至今丽江还举行每年一度盛大的“三朵节”。

“纳西古城在丽江,纳西古寨在俄亚。”俄亚是纳西文化最原始的一块“古代社会活化石”,是人类学研究最宝贵的一块处女地。俄亚大村是俄亚纳西族最早聚居的地方,也是目前最大、最集中的纳西族村落。

瑶族?分布于广西、广东、湖南、贵州和云南等省。云南现有17.3万人,主要分布在河口、金平、马关、富宁、文山、麻栗坡、邱北、元阳、绿春、红河等地。此外,勐腊、景东、江城等地也有少数分布。瑶族盘王节是全国瑶族同胞最盛大的节日,是瑶族人祭祀瑶族始祖盘王的节日,在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举行。

金平县金河镇干塘村委会水碓冲村,“金平红头瑶支系聚居点”“瑶族民间银饰工艺之乡”和“瑶药种植基地之一”。金平梯田也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的一部分,而水碓冲村的瑶族同样以梯田为生,整个村子都被梯田环绕着。

藏族?主要居信在西藏自治区,其余分布在四川、青海、甘萧、云南四省和其他地区。云南又主要聚居在迪庆州、少数散居在丽江、怒江等地。迪庆州地处滇西北,地势高峻,气候严寒,是我国原始森林的宝库之一,这里又是发展畜牧业的天然牧场。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文化绚丽多姿,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其歌舞、音乐、戏剧、绘画都有独到的特色。《格萨尔亚传》是举世闻名的英雄史诗,也是全世界最长的诗篇。

糌粑是藏民的一种主要食品。制作时先将青稞晒干炒熟,磨成细面,不去皮。然后把糌粑放在碗里,加点酥油茶,用水不断搅匀,直到把糌粑捏成团为止。糌粑携带方便,适于牧民生活。酥油茶是中国西藏的特色饮料。多作为主食与糌粑一起食用,有御寒提神醒脑、生津止渴的作用。

迪庆州德钦县明永村藏族特色村就座落在卡瓦格博主峰的怀抱里,因村后梅里雪山倾泻而下的巨大冰川而得名。作为民族旅游特色村寨的明永村,现已形成“雪山—白塔—寺庙—村寨”的自然景观,打造“朝圣—观光—旅游—体验”的特色旅游产业。

云南年成立了第一个自治县——峨山彝族自治县。年1月成立了第一个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20世纪50年代成立了8个自治州、9个自治县。60年代又成立6个自治县。年—年又成立了4个自治县。

年正式颁布了《民族区域自治法》。自治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随即,云南又成立了10个自治县。其中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成立于年5月15日,是云南最后成立的自治地方。云南省已建立了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25个世居少数民族,已有18个民族实现了区域自治。

云南省个县(市、区)中,共有79个县是民族自治地方,占60.5%,国土面积达27.6平方公里,占全省70.2%。民族自治地方人口.3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48.7%。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1.1%。另外,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补充,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还建立了个民族乡。

云南省少数民族自治州(8个)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迪庆藏族自治州

大理白族自治州

楚雄彝族自治州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自治州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州(30-6)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最南端,居住有傣、哈尼、拉祜、布朗、基诺等13个民族及尚未归类的空格人、补过人、克木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5%,其中傣族占总人口的35%。

西双版纳州*府位于景洪市,辖景洪市、勐海县和勐腊县1市2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立于年1月23日,是云南省第一个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州。

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州(30-27)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自治州

文山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居住者汉、壮、苗、彝、瑶、回、白、傣、蒙古、布依、仡佬11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6%。州*府位于文山市,辖文山市、砚山县、西畴县、麻栗坡县、马关县、丘北县、广南县、富宁县1市7县。年4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少数民族自治州(30-28)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

楚雄彝族自治州

楚雄州位于云南省中部偏北,居住着彝、汉、傈僳、苗、傣、回、白、哈尼8个世居民族和18个人口在千人以下的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35.68%,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28.79%,占少数民族人口80.71%。州*府位于楚雄市,辖楚雄市、双柏县、牟定县、南华县、姚安县、大姚县、永仁县、元谋县、武定县、禄丰县1市9县。年4月15日,楚雄彝族自治州正式成立。

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州(30-7)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德宏州位于云南西部,州内有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5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8%。州*府位于芒市,辖芒市、瑞丽市、梁河县、盈江县、陇川县2市3县。年7月23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成立。

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州(30-24)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迪庆藏族自治州

迪庆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生活着藏、傈僳、纳西、白、彝等26种少数民族,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3%。州*府位于香格里拉市,辖香格里拉市、德钦县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年9月13日设立迪庆藏族自治州,这是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

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州(30-23)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大理白族自治州

大理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居住有汉、白、彝、回、苗、傈僳等25个,民族。州*府所在地为大理市,下辖1个县级市和12个县,分别为大理市、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漾濞彝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大理白族自治州于年11月22日成立,是中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

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州(30-26)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红河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居住有汉族、哈尼族、彝族、苗族、瑶族、傣族、壮族、回族、布衣族、拉祜族、布朗族11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8.52%。州*府所在地为蒙自市,辖4市9县,分别为蒙自市、个旧市、开远市、弥勒市、建水县、石屏县、泸西县、元阳县、红河县、绿春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屏边苗族自治县、河口瑶族自治县。年11月,蒙自专区和红河哈尼族自治区合并建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州(30-18)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怒江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因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2.2%,其中傈僳族占51.6%。州*府所在地为泸水县六库镇,辖泸水县、福贡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4个县。年12月20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成立,怒江州是中国唯一的僳僳族自治州,其中独龙族和怒族是怒江所特有的少数民族,怒江州是中国民族族别成份最多和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最多的自治州。

云南省少数民族自治县(29个) 

昆明市(3个)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石林彝族自治县、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自治县(-66)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昆明市的美丽后花园”

少数民族自治县(-37)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自治县(-73)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玉溪市(3个)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峨山彝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自治县(-9)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自治县(-41)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自治县(-59)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普洱市(9个)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景东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自治县(-32)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自治县(-79)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自治县(-61)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自治县(-52)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自治县(-99)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自治县(-23)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自治县(-43)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自治县(-39)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自治县(-7)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临沧市(3个)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自治县(-97)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自治县(-85)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自治县(-22)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丽江市(2个)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宁蒗彝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自治县(-)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自治县(-57)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3个)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河口瑶族自治县、屏边苗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自治县(-91)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自治县(-81)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自治县(-28)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

大理州(3个)

漾濞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自治县(-)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自治县(-)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自治县(-)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怒江州(2个)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自治县(-)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自治县(-)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迪庆州(1个)

维西僳僳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自治县(-88)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云南省少数民族乡(个)昆明市(5个)晋宁县:双河彝族乡、夕阳彝族乡富民县:罗免彝族苗族乡宜良县:耿家营彝族苗族乡、九乡彝族回族乡曲靖市(8个)罗平县:鲁布革布依族苗族民族乡、旧屋基民族乡、长底民族乡富源县:古敢水族乡师宗县:高良壮族苗族瑶族乡、五龙壮族乡、龙庆彝族壮族乡会泽县:新街回族乡

全省唯一的民族乡(5)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古敢水族乡

怒江州(2个)

泸水市:洛本卓白族乡

福贡县:匹河怒族乡?

全国唯一的少数民族乡(3)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匹河怒族乡

丽江市(6个)

丽江古城区:金山白族乡、金江白族乡

宁蒗县:翠玉傈僳族普米族乡玉龙县:石头白族乡、黎明傈僳族乡、九河白族乡永胜县:羊坪彝族乡、六德傈僳族彝族乡、东山傈僳族彝族乡、东风傈僳族乡、光华傈僳族彝族乡、松坪傈僳族彝族乡、大安彝族纳西族乡华坪县:新庄傈僳族傣族乡、通达傈僳族乡、永兴傈僳族乡、船房傈僳族傣族乡保山市(10个)龙陵县:木城彝族傈僳族乡隆阳区:瓦马彝族白族乡、瓦房彝族苗族乡、杨柳白族彝族乡、芒宽彝族傣族乡施甸县:摆榔彝族布朗族乡、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昌宁县:湾甸傣族乡、珠街彝族乡、苟街彝族苗族乡昭通市(17个)昭阳区:守望回族乡、小龙洞回族彝族乡、青岗岭回族彝族乡、布嘎回族乡威信县:双河苗族彝族乡镇雄县:果珠彝族乡、林口彝族苗族乡永善县:马楠苗族彝族乡、伍寨彝族苗族乡大关县:上高桥回族彝族苗族乡鲁甸县:茨院回族乡、桃源回族乡彝良县:柳溪苗族乡、洛旺苗族乡、龙街苗族彝族乡、奎香苗族彝族乡、树林彝族苗族乡楚雄市(4个)武定县:东坡傣族乡大姚县:湾碧傣族傈僳族乡永仁县:永兴傣族乡南华县:雨露白族乡雨露白族乡是楚雄彝族自治州唯一的白族乡,也是南华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大理州(11个)大理市:太邑彝族乡祥云县:东山彝族乡宾川县:钟英傈僳族彝族乡、拉乌彝族乡弥渡县:牛街彝族乡永平县:厂街彝族乡、水泄彝族乡、北斗彝族乡云龙县:团结彝族乡、苗尾傈僳族乡、鹤庆县:六合彝族乡迪庆州(3个)香格里拉市:三坝纳西族乡德钦县:霞若傈僳族乡、拖顶傈僳族乡三坝纳西族乡是香格里拉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玉溪市(5个)红塔区:小石桥彝族乡、洛河彝族乡江川县:安化彝族乡华宁县:通红甸彝族苗乡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高大彝族傣族乡、里山彝族乡易门县:铜厂彝族乡、浦贝彝族乡全省唯一的民族乡(15)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兴蒙乡红河州(5个)蒙自市:期路白苗族乡、老寨苗族乡开远市:大庄回族乡金平县:者米拉祜族乡河口县:桥头苗族壮族乡中国不只有妇女节,还有男人节,您知道吗?德宏州(5个)芒市:三台山德昂族乡梁河县:九保阿昌族乡、曩宋阿昌族乡盈江县:苏典傈僳族乡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全国唯一的少数民族乡(7)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三台山德昂族乡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是全国最大的阿昌族聚居地文山州(16个)文山市:东山彝族乡、柳井彝族乡、坝心彝族乡、秉烈彝族乡、红甸回族乡砚山县:阿舍彝族乡、维末彝族乡、盘龙彝族乡、干河彝族乡富宁县:洞波瑶族乡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丘北县:腻脚彝族乡、新店(原冲头)彝族乡、舍得彝族乡、树皮彝族乡、八道哨彝族乡临沧市(16个)临翔区:南美拉祜族乡、平村彝族傣族乡凤庆县:新华彝族苗族乡、腰街彝族乡、郭大寨彝族白族乡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乡、大雪山彝族拉祜族傣族乡沧源县:勐角傣族彝族拉祜族乡耿马县:芒洪拉祜族布朗族乡云县:茂兰彝族布朗族乡、忙怀彝族布朗族乡、后箐彝族乡、栗树彝族傣族乡、涌宝彝族乡、糯洒彝族傣族乡、幸福彝族拉祜族傣族乡西双版纳(7个)景洪市:景哈哈尼族乡、基诺山基诺族乡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布朗山布朗族乡、西定哈尼族布朗族乡勐腊县:象明彝族乡、瑶区瑶族乡全国唯一的少数民族乡(10)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基诺山基诺族乡全国唯一的少数民族乡(8)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布朗山布朗族乡普洱市(12个)思茅区:龙潭彝族傣族乡、云仙彝族乡墨江县:鱼塘彝族乡、勐弄彝族乡西盟县:力所拉祜族乡澜沧县:谦六彝族乡、酒井哈尼族乡、惠民哈尼族乡、安康佤族乡、文东佤族乡、雪林佤族乡、发展河哈尼族乡

云南省民族特色村寨

云南省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1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石林镇和摩站村委会寺背后村

2玉溪市通海县兴蒙乡白阁村

3保山市腾冲县滇滩镇联族村委会水城村

4保山市腾冲县芒棒镇蔓乃村委会马家寨

5昭通市鲁甸县桃源乡桃源村

6丽江市古城区束河镇龙泉社区仁里村

7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乡玉湖村

8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乡木底箐村普米新村

9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整董镇整董村民委员会曼贺村

10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酒井乡老达保村

11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乡芒景村翁基寨

12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遮哈村芒团村

13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翁丁村翁丁大寨村

14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三台山允欠村委会允欠三组

15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勐卯镇姐东村委会喊沙村

16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章凤镇芒弄村委会广山村

17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乡芒炳村委会芒旦村

18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上江镇新建村委会大南茂村

19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乡老姆登村委会红卫村

20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镇秋那桶村委会秋那桶村

21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孔当村委会腊配村

22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通甸镇德胜村委会罗古箐村

23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建塘镇红坡村次尺迪村(霞给)

24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禾甸镇大营社区村委会七宣村

25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鸡足山镇沙址村委会寺前村

26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诺邓镇诺邓村委会诺邓古村

27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沙溪镇寺登村

28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金墩乡银河村委会金翅鹤村

29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草海镇新华村委会北邑村

30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建镇永和村委会东莲花村

31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龙川镇岔河村委会小岔河村

32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永定镇太平地村委会方山诸葛营村

33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西一镇起飞村委会红万村

34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永宁乡永宁村委会城子古村

35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土锅寨村委会大鱼塘村

36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甲寅乡阿撒村委会作夫村

37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宝华乡朝阳村委会龙甲村

38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八道哨乡八道哨村民委上那红村

39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坝美镇者歪村委会坝美村

40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山乡巴亚村委会巴坡村

41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腊镇曼龙代村委会曼龙代村

云南省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1昆明市五华区西翥街道办事处陡坡社区

2昆明市石林县圭山镇糯黑村

3曲靖市宣威市东山镇芙蓉村委会花树脚自然村

4玉溪市红塔区春和街道*草坝村

5玉溪市江川区九溪镇罗合白村

6玉溪市华宁县华溪镇上拖卓村

7玉溪市易门县龙泉街道中屯社区平滩子村

8玉溪市易门县十街乡摆依村

9玉溪市峨山县岔河乡鹏展村

10玉溪市峨山县塔甸镇统邑村

11玉溪市峨山县塔甸镇大西村

12玉溪市新平县漠沙镇曼线村南薅小组

13玉溪市元江县澧江街道者嘎村

14玉溪市元江县羊街乡尼果上寨

15玉溪市元江县因远镇安定村

16昭通市昭阳区小龙洞乡宁边村偏坡苗寨

17昭通市昭阳区旧圃镇小寨子

18昭通市永善县务基镇锦屏村单彝

19昭通市彝良县龙安镇木坪村寨子

20昭通市彝良县奎香乡寸田村后山

21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莫卡村赧浒村

22保山市腾冲市荷花镇民团村坝派

23保山市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

24保山市腾冲市猴桥镇猴桥村委会黑泥塘村

25保山市腾冲市芒棒镇大水塘村委会下寨

26保山市施甸县木老元乡哈寨村哈寨

27保山市龙陵县龙新乡*草坝小米地

28保山市龙陵县勐糯镇大寨村大寨

29普洱市思茅区思茅港镇那澜村委会芒约村

30普洱市宁洱县同心乡那柯里村委会那柯里村

31普洱市江城县整董镇曼滩村委员会曼滩村

32普洱市江城县整董镇整董村委会曼乱宰村

33普洱市孟连县娜允镇娜允村委会娜允四组

34普洱市孟连县勐马镇芒海村委会芒沙村

35普洱市孟连县景信乡回俄村委会景信一二组

36普洱市孟连县芒信乡岔河村委会广伞村

37普洱市孟连县景信乡朗勒村委会朗岛村

38普洱市孟连县娜允镇娜允村委会贺雅一组

39普洱市澜沧县糯福乡阿里村委会老迈村

40普洱市澜沧县惠民镇景迈村委会笼蚌村

41普洱市澜沧县竹塘乡东主村委会老缅村

42普洱市西盟县勐梭镇秧落村博航十组

43普洱市西盟县勐卡镇大马散村委会永俄寨

44普洱市西盟县中课乡窝笼村委会六组

45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勐准村腾龙自然村

46临沧市镇康县*赛乡岔路村红岩自然村

47临沧市双江自治县邦丙乡南直村南直自然村

48临沧市沧源自治县单甲乡安也村护俄自然村

49临沧市沧源自治县班洪乡班洪村大寨一组自然村

50德宏州芒市三台山德昂族乡允欠村委会帮弄村

51德宏州芒市遮放镇弄坎村委会贺焕村

52德宏州芒市芒市镇芒核村委会广母村

53德宏州瑞丽市畹町镇芒棒村委会回环村

54德宏州瑞丽市弄岛镇等嘎村委会等噶二组

55德宏州盈江县苏典乡下勐撇村

56德宏州盈江县铜壁关乡三合村松克村民小组

57德宏州陇川县户撒乡户早村委会芒海自然村

58怒江州泸水县鲁掌镇三河村委会滴水河自然村

59怒江州泸水县洛本卓乡托拖村委会新村自然村

60怒江州福贡县鹿马登乡赤恒底村委会娃底自然村

61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镇甲生村委会甲生自然村

62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镇甲生村委会重丁自然村

63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马库村委会钦兰当自然村

64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巴坡村委会巴坡自然村

65怒江州兰坪县通甸镇八十一村委会八十一自然村

66怒江州兰坪县兔峨乡果力村委会果力自然村

67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斯农村明永一、二社

68迪庆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同乐村同乐大村

69大理州大理市龙下登白族特色村寨

70大理州大理市双廊白族特色村寨

71大理州大理市下阳波白族特色村寨

72大理州祥云县波罗彝族特色村寨

73大理州宾川县萂村白族特色村寨

74大理州弥渡县朵祜彝族特色村寨

75大理州永平县曲硐回族特色村寨

76大理州永平县龙街彝族特色村寨

77大理州洱源县西湖南登白族特色村寨

78大理州洱源县梨园白族特色村寨

79大理州洱源县郑家庄多民族特色村寨

80大理州剑川县弥井白族特色村寨

81大理州剑川县大佛殿彝族特色村寨

82大理州鹤庆县五星彝族特色村寨

83大理州漾濞县白塔箐白族特色村寨

84大理州南涧县盖瓦洒彝族特色村寨

85大理州巍山县下西莲花回族特色村寨

86大理州巍山县打竹彝族特色村寨

87大理州巍山县琢木郎彝族特色村寨

88楚雄州楚雄市紫溪镇紫溪彝村

89楚雄州楚雄市苴乡马家村

90楚雄州双柏县法脿乡李方村

91楚雄州南华县雨露白族乡袁家丫口村

92楚雄州姚安县光禄镇朝阳村

93楚雄州永仁县宜就镇火把新村(彝人新村)

94红河州个旧市贾沙乡陡岩村委会阿邦村

95红河州弥勒市西三镇蚂蚁村委会可邑村

96红河州弥勒市巡检司镇高甸村委会下高甸村

97红河州石屏县宝秀镇郑村委会郑营村

98红河州泸西县向阳乡沙马村委会山色村

99红河州元阳县新街镇哈尼小镇

红河州红河县石头寨乡旧施村委会旧施瑶寨

红河州金平县马鞍底乡中寨村委会标水岩村

红河州河口县桥头乡中寨村委会芭蕉田小组

文山州马关县仁和镇阿峨村委会新寨村

文山州马关县南捞乡小麻栗坡村委会坡角村

文山州马关县金厂镇金厂村委会罗家坪

文山州富宁县剥隘镇甲村村委员会坡芽村

文山州富宁县归朝镇归朝村委会老街三寨村

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嘎洒镇曼占宰曼丢

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罕镇曼听曼春满

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罕镇曼嘎俭曼峦嘎

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罕镇曼听曼乍

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龙镇坝卡村委会坝卡

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基诺山巴卡村委会巴卡老寨

云南省首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个)

昆明市

石林县鹿甫镇清水塘村委会清水塘村、晋宁县夕阳乡高粱地村委会小石板河村、东川区铜都办事处李子沟村李子沟村、嵩明县嵩阳街道西山社区大湾村、盘龙区茨坝街镇花渔沟村委会小空山村、东川区铜都街道办事处起嘎社区起嘎村

昭通市

永善县马楠乡兴隆村委会兴隆村、昭阳区小龙洞乡宁边村委会偏坡村、巧家县大寨镇车坪村委会坪子村、盐津县兴隆乡大坪村委会古寨、彝良县角奎镇塘房村委会跃进村

曲靖市

罗平县长底乡发达社区大海林村、富源县古敢水族乡补掌村委会补掌村、富源县后所镇庆云村委会新云上村、罗平县鲁布革乡多依社区木纳村、陆良县小百户镇普乐村委会打鼓村、沾益县菱角乡旧屋鲁村委会玉碗水、马龙县王家庄乡吴官田村委会永发村、麒麟区白石江乡*家庄村委会雨钵村、富源县墨红乡普冲村委会海子村、罗平县长底乡长底村委会补笼村、陆良县芳华乡戚家山村委会新民村、师宗县高良乡纳厦村委会新安村、马龙县马鸣乡咨卡村委会咨卡村、马龙县马过河镇鲁石村委会黑石头村、沾益县龙华街道办事处石羊村委会四组、会泽县新街镇新街村委会大龙潭三组

玉溪市

新平县戛洒镇南蚌村委会大槟榔园小组、新平县嘎洒镇漩涡村委会漩涡小组、红塔区凤凰镇灵秀村委会上灵秀村、新平县漠沙镇龙河村委会大沐浴村、红塔区洛河镇洛河村委会大洛河村、新平县古城镇昌源村委会大方达村、新平县平甸乡宁河村委会朵舍宗村、新平县新化乡新化村委会小黑达村、元江县那诺乡那诺村委会塔朗村、元江县甘庄乡它克村委会旧城村、澄江县海口镇松元村委会大塘子村

保山市

隆阳区瓦房乡水沟洼村委会水沟洼村、龙陵县龙新乡勐冒村委会陆家寨村、施甸县姚关镇陡坡村委会大柳水下村、昌宁县卡斯镇卡斯村委会光明村、腾冲县荷花镇羡多村委会羡多村、施甸县酒房乡垭口村委会中寨路、施甸县摆榔乡大中村委会大中村、施甸县甸阳镇沙坝村委会西山村、昌宁县湾甸乡上甸村委会帕旭村

大理州

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委会周城村、巍山县大仓镇甸中村委会有食村、大理市湾桥镇云峰村委会云峰村、洱源县茈碧湖镇永联村委会运亨村、漾濞县苍山西镇沙河村委会沙河村、祥云县云南驿镇云南驿村委会云南驿村、弥渡县密祉镇永和村委会文盛街、鹤庆县草海镇新华村委会南邑村、洱源县凤羽镇凤翔村委会官路村、云龙县检槽乡清朗村委会瓦窑村、弥渡县寅街镇大庄村委会大庄营、南涧县拥翠乡龙凤村委会龙门洒村、剑川县沙溪镇寺登村委会马坪关村、漾濞县顺濞镇哈腊左村委会哈腊左村

怒江州

兰坪县通甸镇*松村委会*松村、泸水县片马镇片马村委会下片马村、泸水县老窝乡中元村委会澡塘湾村、福贡县上帕镇施底村委会施底村、福贡县上帕镇达普洛村委会施朵村、福贡县石月亮乡米俄洛村委会溢马底村、福贡县鹿马登乡亚坪村委会嘎拉底村、贡山县丙中洛镇双拉村委会小查腊村、兰坪县通甸镇德胜村委会德胜村、兰坪县河西乡玉狮村委会清水江村、泸水县上江镇丙贡村委会七棵树村、福贡县马吉乡古当村委会古当村、福贡县匹河乡普洛村委会腊块腰村、福贡县上帕镇古泉村委会木内马村、贡山县丙中洛镇丙中洛村委会扎那桶村、贡山县丙中洛镇双拉村委会茶腊村、贡山县丙中洛镇秋那桶村委会贡卡村、兰坪县金顶镇高坪村委会下高坪村、兰坪县金顶镇高坪村委会岩脚村、兰坪县河西乡箐花村委会西风岩村、兰坪县啦井乡桃树村委会丰坪村

迪庆州

香格里拉县建塘镇解放村委会小街子村、香格里拉县建塘镇解放村委会丛古龙村、香格里拉县虎跳峡镇金星村委会史跨迪村、德钦县升平镇巨水村委会飞来寺村、香格里拉县尼西乡幸福村委会巴拉村、香格里拉县尼西乡幸福村委会上桥头村、维西县攀天阁乡皆菊村委会迪妈村、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汤满村委会汤堆村、维西县塔城乡川达村委会朵那阁村、德钦县佛山乡纳古村委会松水村、德钦县拖顶乡拖顶村委会拖顶村、香格里拉县东旺乡跃进村委会普丁村

丽江市

宁蒗县永宁乡落水村委会里格村、宁蒗县永宁乡永宁村委会扎实村、宁蒗县永宁乡落水村委会落水村、宁蒗县翠玉乡宜底村委会东山坝村、宁蒗县翠玉乡官田村委会培德村、宁蒗县永宁乡温泉村委会农场村、玉龙县黎明乡黎明村委会黎明中村、玉龙县九河乡金普村委会拉普村、玉龙县石鼓镇仁和村委会石支上组、玉龙县太安乡汝南村委会海棠村、永胜县松坪乡松坪村委会炼山村、永胜县羊坪乡分水岭村委会下蚊子塘组、永胜县松坪乡松坪村委会小丫口村、华坪县通达乡丁王村委会腊姑河村、华坪县荣将镇哲理村委会易家坪村、华坪县兴泉镇松竹村委会松坪子村、古城区束河街道开文社区九子海村、古城区大东乡白水村委会化里巨村

临沧市

镇康县南伞镇南伞村委会大坝村、双江县勐勐镇忙乐村委会忙乐村、耿马县孟定镇下坝村委会滚乃村、沧源县勐角乡勐甘村委会立新村、沧源县糯良乡南撒村委会茶山村、双江县沙河乡邦协村委会邦协村、双江县勐库镇公弄村委会大寨、镇康县忙丙乡回掌村委会桃子寨、镇康县忙丙乡帮海村委会四组、耿马县勐简乡勐简村委会大*赛村、耿马县耿马镇芒蚌村委会芒布组、耿马县贺派乡芒抗村委会景颇新寨、耿马县四排山乡东坡村委会东老组、耿马县勐撒镇箐门口村委会芒见组、沧源县勐来乡勐来村委会大寨村、永德县永康镇端德村委会端楞村、镇康县南伞镇白岩村委会白岩一组、镇康县*赛乡南榨村委会酒房坡村、镇康县南伞镇南伞村委会回落山村、镇康县南伞镇哈里村委会下寨村、镇康县凤尾镇凤尾村委会傣族寨、耿马县耿马镇允捧村委会坝卡新寨、耿马县勐永镇芒糯村委会小寨组、耿马县孟定镇景信村委会四方井村、耿马县孟定镇河西村委会那永组、双江县邦丙乡忙安村委会忙安村、沧源县勐来乡民良村委会崖画寨、沧源县勐董镇永和社区葫芦小镇

水沟洼

距保山城西北八十多公里,有一个掩藏在大山褶皱里的小山村,名叫水沟洼,这是云南唯一的满族村落。走进水沟洼,一座满旗风格的民居赫然醒目,台阶上正*、正白、正红、正蓝、镶*、镶白、镶红、镶蓝八旗猎猎招展;朱漆大门在夕辉中显出一份皇家独有的尊严,大门正前方矗立着一棵高大的索伦杆,这是萨满教祭祀神鹰神鸦(满族的图腾崇拜)的神杆,不许拴牲口,或堆放污秽之物,每年族人在此举行祭祀仪式,我只能仰望,不敢触摸。宽敞的天井布局南、北两厢,东边是一间气宇轩昂的正堂,里面陈列着满族惯用的骑鞍、弓箭、旗袍、大铜盆等生产生活用具。尤其北面墙上那幅手握乾坤、仪态庄重的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像,让我肃然起敬,禁不住三叩九拜。旁边悬挂着爱新觉罗·溥仪的孙子启年亲笔题写的“心底无私天地宽”的书法作品,笔力遒劲,飘逸潇洒,不愧皇家之作。屋里陈设充分体现一个渔猎民族的原始风貌,隐隐透出一脉皇室后裔的自豪与荣光。

保山市声乐节目《满族小调》的编导以隆阳区瓦房乡水沟洼村的满族民间小调为线索,远赴东北满族地区追根溯源,在专家学者和演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创作完成。弥补了以往歌舞乐展演舞台上一直没有云南满族节目的遗憾,为观众带来诸多惊喜与欣慰。

水沟洼,已被列入省级民族特色村,水沟洼有八个小山包,农户建房按照旗人民居建盖,统一规划在八个山头,慢慢打造成山坳里的“八旗”旅游村。村子里的静湖,满语叫“阿勒托斯腾”,把它建成“黑水”式的风景区;村后的亩高山草甸辟成赛马场,用当地优质松木沿永昌古道打造一条栈道,直通腾冲、缅甸、印度。那时,塞外风光如画来,白山黑水又一村。

沧源县翁丁村······佤族文化“博物馆”

翁丁是沧源佤族自治县的一张亮丽名片,更是佤文化“博物馆”。走进翁丁,走进司岗里的传说,聆听千年文化的回响。

大理喜洲镇周城村······全国最大的白族自然村

周城村是全国最大的白族自然村落,与著名景区蝴蝶泉毗邻,国道、大丽公路穿村而过,交通四通八达,集“山、村、田、湖”景观为一体,自然环境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是大理地区白族生活习俗、服饰、语言、民俗活动保存最完整的村落之一,有着“白族民俗活化石”的美誉。

周城村有三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是三教同源的清代古建筑——龙泉寺;二是清代古建筑——古戏台;三是苍山古佛洞。周城也是全国最大的白族自然村,也是大理地区白族生活习俗、服饰、语言、民居民俗活动保存比较完整的白族村寨,有“白族民俗活化石”的美称。年9月和年5月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年11月被文化部社会文化司授予“白族扎染艺术之乡”。

个旧大屯镇团结村委会

团结村是一个彝族、苗族、汉族聚居村寨,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相互交融又各有保留。年被州委宣传部批准为文化科技示范村,年被评为新农村示范村、民族文化旅游示范村及红河州“科普富民”示范村一村一品称号。团山民间武术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德宏州陇川县户撒乡芒旦村······阿昌族户撒刀之乡陇川县户撒乡芒炳村委会芒旦村全村共有42户,人。阿昌族占全村总人口的95%,芒旦村小组主要居住阿昌族,被列入全国人口较少民族村寨,也是陇川县户撒刀、民族织布重点村,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西北部的户撒乡,已有多年的历史,通过特殊工艺处理使刀叶的硬度和韧性达到最佳状态,史称“柔可绕指,吹发即断,刚可削铁”。

个旧市贾沙乡陡岩村······彝族特色村寨陡岩村是陡岩村委会最大的自然村,村民全部是彝族,是贾沙乡历史悠久、积淀厚沉的尼苏彝族聚居村落之一,每年农历6月24日、25日都会举办盛大的彝族火把节。陡岩土掌房和当地的民族文化是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陡岩村彝族火把节让人向往。

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怒族特色村寨老姆登村有12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户1人,怒族、傈僳族、独龙族杂居。该村想加大力度建设发展怒族特色文化旅游。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集体经济。老姆登村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积极引导群众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了以茶、核桃、云*连、草果为主的特色产业。目前老姆登村有规模的茶叶加工厂有年成立的“老姆登茶”、年成立的“老姆登陆金茶”及年新成立的“老姆登高山茶”。贡山县独龙江乡孔当村普卡娃小组······独龙族特色村寨贡山县独龙江乡是全国56个民族之一的独龙族唯一聚居地,被评选为“五个民族特色旅游文化村”之一,年被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列为云南省第二批文化传承示范村。现有居民15户,56人。独龙族的民间音乐艺术形式,主要有民间歌曲、舞蹈音乐、民间器乐等三类。歌唱是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很多史诗、神话、传奇、故事、歌谣等,都是通过歌唱,一代又一代地得到了传承和流传。他们用自己民族的文化创编成喜闻乐见的舞台剧目,用朗朗上口的音符把独龙族民间文化展现给广大人民,用熟悉的舞蹈传承着民族文化。

红河州弥勒市西一镇红万村······彝族阿细人特色村寨红河州红万村位于西一镇南边,有农户户9人,全部是彝族阿细人。农户住房主要是以土木结构为主的少数民族特色建筑。红万村拥有历史悠久,积淀厚沉的彝族文化、彝族火文化的彝族阿细人聚居村落,每年农历二月初三都举办祭火节。红万村的密枝祭祀和火神祭祀是西一乃至弥勒乃至全世界至今仍保留这一宗教活动的唯一村寨。“阿细祭火”,是云南省弥勒市彝族阿细人独特的原始宗教文化。年云南省*府已把阿细山寨红万村公布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年又被列为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建设项目。剑川县沙溪镇寺登村沙溪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旅游资源,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物古迹,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沙溪镇拥有和保存了非常完整的古集市、戏台、兴教寺、寨门、民居建筑和古巷道等大量的历史遗迹。年10月,沙溪镇寺登街区域以“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与长城等古建筑一起荣登世界纪念性建筑保护基金会公布的“值得
  

黑井古镇

黑井古镇位于恐龙之乡楚雄州禄丰县,自古以来是个产贡盐的地方。它依山伴江,是个久封于龙川江河谷中已经差不多一个世纪的小镇。这里现在虽是个不起眼的小小村镇,但是如果你了解到它曾经辉煌的历史,那么你游览这里的时候会多一些感受、多一些理解。

现在的“盐城”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却留下了古色古香的具有唐宋风貌坊巷,颇具明清风格的民居,碑刻、石雕、古塔、石牌坊、古戏台,以及古寺庙、古盐井、煮盐灶户等。因盐而兴,又因盐而衰,千年盐都黑井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古镇。


  


  

诺邓古村······“千年白族村”

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城西北面的山谷中。由于自唐代南诏时期0多年以来“诺邓”村名一直没有改变,因此被称为“千年白族村”。云南诺邓镇是全国首批“中国景观村落”,云南十大旅游古镇之一,更因为《舌尖上的中国》使诺邓火腿名声大噪。诺邓村背靠满崇山,襟带诺水,村口的汉代古盐井好似村落的起点,围绕盐井形成层层叠叠屋巷亭楼,堪称云南乡土建筑博物馆。

腊者村······布依族特色村寨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多依河畔,有一个名为“腊者”的布依族传统村落。它名列“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百余人家,青石板路,吊脚楼;传统服饰,古老习俗。作为云南的传统村落之一,这个布依族村庄以自己浓郁的特色和古老的习俗,记录着历史留下的印迹。一个古老的民族依靠传统的生活技能,在低凹的河谷地带,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他们男耕女织,种菜捕鱼,过着田园般的生活。

坝美村······壮族特色村寨

坝美村位于云南文山州广南县北部八达乡和阿科乡交界处,它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真正存在的桃花源。村子四面环山,不通公路,进出寨子主要靠村前村后两个天然的石灰溶岩水洞,村民们要摸着岩壁趟水、撑竹筏、划独木舟、坐小船,经过几公里长的幽暗的水洞才能进出。坝美村与世隔绝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与世无争的鸡犬相闻的古朴风貌,像极了桃花源。

石门村

石门村位于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豆沙镇东北部,因境内曾有隋代古城堡—石门关而得名,素有“咽喉巴蜀,锁钥南滇”之称。该村民族文化底蕴厚重,自“秦开五尺道”以来,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夜郎文化、巴蜀文化与滇中文化在此交汇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门文化。区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唐袁滋题记摩崖,有省级重点保护文物“秦开五尺道”、“僰人悬棺”、隋代古城堡等历史遗迹;有五尺道风景区、石门猕猴保护区等人文和自然景观。

箐口村······哈尼族特色村寨

箐口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新街镇南部,箐口村是单一哈尼族聚居村寨,红河哈尼梯田是哀牢山区以哈尼族为代表的各族人民在千百年勤奋劳作中开创的一套梯田文明系统,它是中国山区稻田农耕的最高典范,更是中国人工湿地的不朽经典。箐口村地处红河哈尼梯田旅游核心区,具有哈尼山寨典型的山林—小溪—村寨—梯田“四素同构”景观。村寨树林异常茂密,鸟啼蝉鸣,充满了浓郁的原始乡土气息。
  

加级寨······阳春三月“梨花雨”

个旧市加级寨位于个旧城西北方向十公里处,这里种植梨树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村里得天独厚的水土有利于梨树的生长,因此当地村民在这里大面积连片种植鲁沙梨树,每到春季,村子所在之处梨花满枝,像是起伏绵延的花山花海,引来大批游人和摄影爱好者赏花、拍照。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阳春三月,来到红河州个旧市加级寨,漫山遍野盛开的白色花朵会让你流连忘返。清风袭来,“梨花雨”漫天飞舞,惹人心醉。

束河古镇······纳西族古镇

束河,纳西语称“绍坞”,因村后聚宝山形如堆垒之高峰,以山名村,流传变异而成,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也是纳西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活标本,是对外开放和马帮活动形成的集镇建设典范。束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于年入选CCTV“中国魅力名镇”。束河八景:夜市萤火、龙门望月、雪山倒映、断碑敲音、鱼水亲人、西山红叶、石莲夜话、烟柳平桥。

雨崩村······藏族特色村寨

雨崩村位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云岭乡境内,因目前无公路可通,进入雨崩,需徒步或骑马18公里,翻越米垭口,雨崩村在梅里雪山的念慈母峰下五子峰脚下,景色优美,民风淳朴,真乃世外桃源。雨崩村地理环境独特,人烟稀少,自古只有一条人马驿道通向外界,国内外专家们认为这里是香格里拉的缩影。由于长期与外界隔绝,雨崩村仍保留着不少纯朴的藏式民俗。其中,最让外界感到奇异的就是兄弟只娶一个妻子,不分家而立的现象了。

 

湾子村······古苗族文化特色村

昭通市威信县湾子古苗族文化特色村是一个绵延山脉形成的天然“世外桃源”,村内自然景观旖旎独特,森林覆盖率达63%,水资源充沛,四周飞瀑环绕,万珠飞溅,空谷回音,古色古香。是我国西南有名的“绿色圣地天然氧吧”。苗族民俗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诠释。苗寨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较多,除了有古老而神秘的紫薇神树、有历经几百年风霜依然坚固挺立的“人”字形古老石墙,有古老的城堡式苗族老祖屋,有关于紫薇神树的美丽神话爱情故事,还有充满神奇色彩的“仙人塘”、独特迷人的湾子飞瀑和地下溶洞等,寨内至今还保留着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文化,传统苗族风俗、传统节日、服饰、歌舞、手工技艺等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得较为完整,独具特色。

“七彩云南”彩车

彩车长15米、宽6米、高9.6米,以云南特有的大象、孔雀、鲜花、山水、彩云、铜鼓,以及寓意跨越发展的“霓虹高挂”为主要表现元素设计,配以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歌舞展演,充分展现云南地域特色和发展成就,彰显“七彩云南、旅游天堂,诗画云岭、文化瑰宝,休闲胜境、健康福地,开放前沿、辐射中心”的整体形象。

大象象征民族团结、吉祥和谐;山水祥云展现秀丽山川、云上云南;绿孔雀象征多姿多彩、美丽富饶,尾羽翎眼每圈均为9颗,寓意云南九大高原湖泊如绿宝石镶嵌在云岭大地;绚烂的七彩花环寓意优美生态和健康生活;

铜鼓和青铜孔雀瓶造型代表云南悠久的历史和民族文化艺术高度;车顶,金色大道穿越七彩霓虹,寓意霓虹高挂,祖国繁荣昌盛,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开放之路愈加宽广。夜晚,开启各色灯饰,点点金光浸染群山,透亮的云水纹蓝白交织,孔雀开屏闪耀变幻,车身流光溢彩,愈加生动。

我们有责任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把它客观地阐释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并且尊重它。

E-mail:

qq.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之云南省3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