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玲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4%94%E6%B0%B8%E7%8E%B2/1657491?fr=aladdin“十三五”以来,我县以民族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突破口,狠抓宣传、服务两条主线,各项指标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文化旅游经济形势喜人,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创新高。随着昙华山3A级旅游景区的成功创建,石羊古镇4A级旅游景区创建通过州评审,县内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有力带动了散客旅游市场逐步升温。围绕元旦、春节、元宵等重要节假日,统筹旅游产品、休闲娱乐、商贸购物、民族文化产业等相关要素,实施系列节假日旅游惠民便民举措,促进文体旅融合发展,先后推出石羊古镇春节祭孔、攀登百草岭、昙华山彝族风情游、新春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有效激发了广大游客的消费热情。年全县共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93亿元。至年,我县接待国内外游客数年均增速达36.95%,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速达60%。游客李雪婷说:“我觉得石羊古镇是一个文化底蕴很深厚的地方,从我上初中开始,我们家里每年都会到石羊孔庙来祭拜,这好像也成为了我们家中的一种习惯,在石羊孔庙感受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的同时,也是一种心灵的洗涤,同时也可以激励自己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除此之外,我们和家人一起就是到古镇上,品尝一些椒盐饼、小土饼、稀豆粉、菜盒子一类的小吃,让我们觉得这是一件既愉快又开心的事情。”随着国家旅游事业的发展,以石羊孔庙为核心的石羊古镇旅游业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全国各地到大姚石羊古镇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石羊古镇成了省内外学子们向往的祭孔圣地。每年到石羊孔庙诵读先师遗训,接续儒学文脉,感受千古人文精神和孔子文化成了无数省内外游客的一种向往,以家庭亲子与亲友结伴而行的自驾游越来越多,成为我县假日旅游消费主流。游客范学聪说:“就着周六周末这个机会,领娃娃来祭奠一下先圣孔子,然后呢,领娃娃来看一下那些名人状元榜那些,到时候激励孩子好好读书,以后考起理想的大学。”游客范馨允说:“今天我许的愿望是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向考起状元的哥哥姐姐们一样,等小学毕业,我要考起大姚一中。”随着文化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县乡村旅游持续升温,踏青赏花生态游受青睐。春回大地,在乡村赏春景、摘野菜,体验乡村美景、享受田园生活乐趣,成为游客假日休闲的首选,百草岭、三潭瀑布等乡村旅游景点游人持续增长,游业态正从看山看水的单一模式向寻求文化享受的深层次模式转变,正在走向传统彝族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进一步增强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十三五”以来,全县共建成运行县级图书馆、县文化馆、核桃博物馆、体育馆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2个,行*村农家书屋个,覆盖率达%。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开展送文化下乡、送戏下乡余场次;举办全民阅读活动近20场次,服务读者42.67万人次;城乡业余文艺队增加至87支,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空前活跃;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加强。先后修复了大姚白塔、妙峰德云寺、石羊孔庙、锁水塔、文笔塔、石羊南塔、龙山祖师墓、古盐井、昙华石刻等文物保护单位。文旅融合宣传推介不断提升,旅游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推进“一部手机游云南”智慧旅游建设,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云南省首批美丽县城、“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荣誉,着力打造“秀美蜻蛉、大美大姚”,实现了文旅产业融合,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良好局面。大姚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幸说:“十三五期间,大姚县文化和旅游局整合优势资源,在群众文化活动、基础设施建设、文化遗产保护、文化旅游发展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彝剧《放羊人》荣获“云南省首届传统戏剧曲艺汇演示范奖”,大型革命题材情景剧《赵祚传》和脱贫攻坚题材彝剧《马樱花又开》在全州范围内公演,深受群众好评。石羊古镇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旅游名镇,昙华山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旅游扶贫示范乡,文旅融合发展取得新突破,文化旅游经济指标稳定增长,促进了全县资源有机整合,助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大姚旅游文化产业实现新跨越新发展。”
《大姚新闻》栏目播出时间
周一至周四20:00首播22:00重播
次日08::00重播
周五《一周要闻》20:00首播
22:00重播
周六、周日重播
《大姚新闻》电视播出频道:
广电网络23频道
电信IPTV43频道
移动OTT互联网电视频道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