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小城也有“诗与远方”走进大姚县蜻蛉湖公园,空气清新、绿意盎然,薄雾笼罩的湖面上,时而有池鹭掠过,激起片片涟漪。随着春日暖阳升起,宁静的公园里晨练的市民越来越多。这天,家住大姚县供销社小区居民金之华起了个大早,与老伴和孙子到蜻蛉湖公园散步。概算投资万元、规划占地面积0.44亩的城市公园,是近年来大姚县市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这个公园面积大,花草修剪得很整齐漂亮,很适合我们老年人锻了。”金之华说。以前的大姚县城,城区面积小,街道和房子破旧,绿化面积不多。”正如金之华所言,多年前的大姚县城,街道面狭窄,部分市*设施破旧简陋、功能极不完善。不仅如此,县城内最大的河流——蜻蛉河,一度受到污染、倾倒垃圾,臭气熏天。这样的状况如何改变?大姚县立足实际,找准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的定位和优势,绘制城乡人居环境提升改造“施工图”。县委、县*府及时成立县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印发相关文件,启动实施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的大姚南永线生态廊道建设和蜻蛉河综合治理,以及西河森林公园、蜻蛉湖公园、东塔湖湿地公园等一批民心工程建设,搭建“两河三廊三塔四湖五山”县城构架,大力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人居环境。通过强有力的措施,这座曾经“*沙扑面灰尘路,青山断处是大姚”的江畔小城,如今,城乡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以城乡人居环境提升为突破,积极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一直是我州主动服务和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十三五”以来,我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先进平安县市、智慧城市创建为抓手,开展城乡特色风貌(特色城镇、特色乡村)打造专项行动,推进实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厕所革命”和城镇“四治三改一拆一增”,以及农村“七改三清”人居环境整治,全州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记者从州住建局获悉,目前,我州已成功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大姚县创建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楚雄市成功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大姚县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云南省美丽县城;双柏县、永仁县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全州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11座,日处理能力达0.7万立方米;建成生活垃圾填埋场8座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1座,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6.37%;建成楚雄市彝海公园、太阳历主题公园、元谋县凤凰湖公园、武定县西河公园等一批城市公园,“步步皆景、处处成画”成为我州城乡人居环境的生动写照。大姚县切实抓好小春生产
月0日,新街镇炭窑箐村民小组杨桂芬一家正在防治油菜病虫害。
大姚县树立“小春不小”理念,把抓好小春生产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乡镇农技部门积极组织群众开展田间灌水、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小春中耕管理工作,为全年粮油增收打下基础。(通讯员 张从华张琳摄)大姚县关爱“三留守”人员大姚县强化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老年人“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工作,逐步实现留守妇女能够有效维权、勤劳致富,留守儿童能够健康成长、快乐成才,留守老人能够老有所养、安度晚年。为切实做好“三留守”人员工作,大姚县多措并举,确保不让一名留守儿童迷失、不让一名留守妇女无助、不让一名留守老人无爱。排查摸清底数。对全县范围内的留守妇女、儿童、老年人人数及家庭现状进行彻底地摸底调查,全面掌握留守妇女、儿童、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生存状况,登记造册,建立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留守妇女、儿童、老年人基本信息档案;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由县教育部门牵头,切实解决留守儿童上学难、难上学等问题。乡(镇)村两级干部按照分片、包村、包户、包人的原则,实行“一对一”帮扶留守儿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强化舆论宣传。通过开展专题宣传教育活动、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广播、悬挂横幅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广泛宣传《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保护妇女、儿童、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为全社会关心、服务留守妇女、儿童、老年人营造了良好氛围。依托“留守儿童之家”,在“六一”儿童节期间开展帮扶慰问活动,为留守儿童送去物资和精神慰藉;健全保障机制。在城市社区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在农村社区建设农村老人互助照料中心,全县城乡社区共有养老服务设施63个,床位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9.48张,为留守老人提供日间照料、保健康复等服务。组织民*、卫健等部门对农村留守妇女、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送医送药等活动,对留守妇女、儿童、老年人养老保险、新农合医保等报销给予适当救助帮扶。依托“妇女之家”,帮助留守妇女组建生产互助组、生活互帮组、精神互慰组,促使她们做到生产上相互帮助、生活上相互扶持、情感上相互依靠、安全上相互关照。通过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老年人进村进社区活动,提高了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老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留守人员的幸福感、获得感。(通讯员华学琼)▍信息来源:大姚县融媒体中心、云南楚雄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