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38岁的姚明变了头衔,没变的是那颗篮球赤
TUhjnbcbe - 2021/3/18 16:45:00
摆脱我们身体的便秘困扰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m/8914.html

(视频:《天选之子》之姚明)

先问一个暴露年龄的问题:你第一次听说姚明的名字,是在什么样的场合?

答案肯定因人而异。

稍微年轻些的球迷,也许是在他年登陆NBA后,通过电视转播的画面开始熟悉起这个当时还稍显瘦削的东方男孩。

年,刚刚登陆NBA的姚明

资格老些的球迷,或是占近水楼台之便的上海球迷,听闻这个名字可能是在上世纪末。不过彼时作为上海篮球振兴之希望培养的姚明,日后在场上场下所企及的高度,恐怕还是超越了多数人当时的预期。

我第一次知道姚明,是通过东方电视台当时如日中天的综艺类节目《智力大冲浪》。

在某个答题环节,主持人提问说:日前在上海男篮崭露头角的“小巨人”姚明身高多少?一位老爷叔不假思索地边举手边用上海话叫出了答案:“两米两(2.20米)。”这是他当时的身高。

“小巨人”,第一反应能搜索到这个绰号的朋友,恐怕至少也是30岁上下了。

因为2米20多的身高,以及十几岁的年龄而得的这个绰号,在姚明刚出道时显得无比贴切。随着“小巨人”从CBA叫到NBA,从成年前叫到二十多岁,即便所有人都意识到巨人依旧,但年龄不小之时,却还是愿意继续叫出这个已经稍显违和的绰号。

9月12日,姚明迎来他的38岁生日。

在他告别球员生涯整整7年后的这个夏天,中国篮球健儿在雅加达亚运会上包揽全部4枚金牌,让作为中国篮球“掌门人”的姚明又圈了一波粉。

雅加达亚运会,中国篮球健儿包揽4金后与姚明合影

就任中国篮协主席一年多来,他对于联赛、国家队,以及整个中国篮球的建制所做那些大刀阔斧的改革,曾经让人大呼看不懂,或是悲观地认为短期内看不到成效,但是在中国篮球“我全部都要”的这个夏天,姚明证明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一条永不过时的真理。

于是,我们也习惯了那个西装领带、不再轻盈,但所到之处总带着招牌表情包的“姚主席”形象。

不免想起,当主席、老板、校长这些职位称谓逐渐代替了小巨人、大姚,以及他在赛场上赢得的诸多绰号,我们所熟悉的姚明,从清癯的少年迈入发福的中年,在世人的注视下完成一次次人生转型、身份改变后,他的心却从未远离那份最初的执着——关于篮球。

从“小巨人”到“大姚”:不光是年龄的增长

“小巨人”可能是姚明第一个为世人熟知的绰号,在他刚出道时也显得十分贴切。

毕竟在中锋这个位置上,2米15左右的理想身高虽然人才难求,但也绝说不上稀有。但如果把高度拦到2米2,在姚明之前,我们最熟悉的国手就得数穆铁柱了。事实上,在NBA七十多年的历史中,比姚明高的球员也不过3人。

“巨人”是说他在篮球场上也堪称鹤立鸡群的身高,而“小”最初则是形容其年纪。

据姚明自己回忆,“小巨人”的绰号是他16、17岁时开始叫开的,但一直到他进入成年队、入选国家队、夺得CBA总冠*、作为状元秀登陆NBA,大家还一直这么叫着。

姚明曾经吐槽过:“白头发都给喊出来了。”

年,CBA总决赛击败八一后,姚明与恩师李秋平拥抱。彼时,小巨人的名号已红遍中国

带“小”字的绰号用不久,尤其是当绰号的所有者年龄增大、荣誉加身之时。年纪稍轻一点的球迷,恐怕都不记得C罗出道时被国内媒体叫做“小小罗”;但随着他成为世界足坛第一人,也理所当然地该有不依附于他人的诨号。

与姚明同时代的优秀内线中,小奥尼尔、小斯这些球星被我们赋予“小”之称谓,也是因为有相同(相似)姓氏的球星比他们早出道。但是随着年岁增长,青春不再,这一个个“小”也都显得违和起来。

但总有不受年龄约束的通用绰号,譬如人高马大的中锋球员,被冠以“大”之名总归没错。

特别是在世纪交汇之时,中锋人才储备的鼎盛时期,我们总津津乐道于大姚、大郅、大巴这几个名字,甚至还有曝光度没那么高的大纪(纪敏尚)。虽然缺乏创意,但也叫得亲切。甚至,这种命名法还被用到了NBA球星的身上——大鲨鱼、大梦、大猩猩……

虽然有些的确是受其本人英文绰号的影响,但也足见“大”字辈旗下成员之广。如此看来,姚明长年被叫做大姚,好像也是顺理成章。

随着姚明身高的不断蹿升(最后在NBA的注册身高为2米29),以及体格和肌肉逐步横向发展,大姚之“大”也早已不局限于身高。就像一生之敌奥尼尔乐此不疲给自己起的那些“大”字辈绰号——大仙人掌、大亚里士多德等等,我们在姚明已成为NBA顶尖中锋时再提“大姚”之称,也仿佛多了几分对于其视野格局、领导才能、场上统治力和场下影响力的敬畏。

就在姚明登陆NBA前一年的夏天,在深圳举行的世界大运会上,中国男篮在半决赛1分险胜美国的历史性胜利之后,美国队球员在评价姚明最后时刻那记致命封盖时,把他叫做“大猩猩”。

年,北京大运会时,姚明曾被美国队叫为“大猩猩”

随口而出的这个绰号,更多是基于对于这庞然大物的感官印象,毕竟当时整个美国篮球圈对姚明都算不上熟悉。在成为NBA选秀状元,却引发部分球员不屑,吵嚷着要在他头上扣篮的那年夏天,姚明在随中国队赴美打的一场热身赛中就用一个两双为自己正名,当时美国队诸将的反馈是,姚明“比想象中优秀”。

姚明在并不算长的NBA生涯中一次次证明自己,并真正成为影响力超越篮球的国际巨星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诸如“BigYao”之类的英文版本绰号也开始盛行,当然这也不排除中国国内或是美国华裔球迷“语言输出”所做的贡献。

但姚明在其苦难与辉煌并存的球员生涯中,的确是靠自己身体力行的努力,把这个“大”的诠释,从big变成了great。

年夏天,姚明在31岁生日前两个月宣布结束自己的球员生涯时,美联社报道的标题是“ChinesegreatYaoMingretiresfrombasketball”——你把这个great理解成“大”、“巨人”、“伟人”,似乎都表达了那一份崇敬。

从“移动长城”到“明时代”:真正开拓自己的王朝

中国球迷曾经引以为傲的“移动长城”,其实除了年纪最小的姚明,其他两位的运动寿命都不算短。

巴特尔、王治郅分别在年、年举行了自己的退役仪式。虽然他们俩在职业生涯暮年也都渐渐退出了舞台中心,但是直到那一刻,“三大中锋”的时代才真正落下了帷幕。

比姚明分别大3岁和5岁的王治郅和巴特尔,都代表中国队在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男篮比赛中跻身八强,并早早地在联赛中成为内线的翘楚。

姚明的横空出世,“凑齐”了我们津津乐道许多年的“三大中锋”。尤其是在王治郅年登陆NBA之前,三人都在俱乐部各为其主之时,那堪称是大牌外援泛滥之前CBA最好看的年月。

联手为国征战时,三人是令人闻风丧胆的“移动长城”(虽然同时在场上的机会并不算多);但回到CBA赛场,姚明却是从小字辈励精图治多年,才在登陆NBA前的那个赛季赢下了自己唯一一个CBA总冠*。

早年的他,在媒体面前纯真而实诚,还没学会对于三人比较的问题“打太极”。姚明曾经坦言自己羡慕巴特尔那东方人少有的肌肉和力量,说起和王治郅谁强时,也青涩地笑着说“在三秒区里可以打赢他,在外头就不好说了”。

“移动长城”、“三大中锋”,这是他们三人共享的绰号。

在这其中,第一个登陆NBA的是王治郅,而第一个在NBA首发,以及第一个获得总冠*戒指的是巴特尔。当然姚明也用自己的表现挣来了属于他的诸多“第一”,他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姚明年》(TheYearofYaoMing),甚至有了一个更加霸气的绰号“明王朝”(MingDynasty)。

虽然这个绰号诞生的契机,更多像是西方人对于中国历史上的真正明朝所做的一个文字游戏,但姚明的的确确成了“三大中锋”中,乃至几十年好几代中国篮球运动员中,真正开拓自己时代的那一个。

随着王治郅在其后数年中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退出中国篮坛的视野,以及巴特尔结束不长的NBA生涯后重返国内赛场,你会发现,已然在大洋彼岸成长为统治级中锋的姚明,所受到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38岁的姚明变了头衔,没变的是那颗篮球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