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中国村庄的化腐朽为神奇
TUhjnbcbe - 2021/2/27 13:06:00
                    

提起中国的村庄,你可能会想到落败与破旧,但在艺术家的眼中这些都是古朴与纯粹。

许多艺术家们都被村庄迷人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人文气息所吸引,纷纷归隐于此,做着自己爱做的事,用艺术的光芒装点着这些小村庄。也许他们始终要面对俗世的纷扰,但至少仍有一片净土可栖息。

这些村庄远离城市喧嚣,但又尚有人间烟火;充满艺术气息,但又颇接地气,走进这里,与艺术来一场美丽的邂逅。

景德镇三宝村

陶艺家的世外桃源

在景德镇城东南十余里的小山村里,有几个艺术家买下了一片地,按着自己梦想中的家园建造了几间房子,在这里写作、画画、制陶……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慢慢的,这里变成了一片陶艺家聚集的世外桃源。“干打垒”筑成的土院墙,清澈见底的小溪从院子里穿过,处处是多年劳作的痕迹——瓷碗、瓷片,许多半掩在泥里,随意、简单,就如同这里的生活一般。

千年陶艺墙

连接东西方陶艺文化

刚到陶艺村,一件标志性的作品赫然映入眼帘——千年陶艺墙。十几米的陶艺墙镶嵌着断臂观音、无头菩萨,甚至是一块渣饼、一只碗底,组合在一起,让人久久无法把眼光挪开。院子里有几百块红砖搭成的照壁,是来此创作交流的国内外陶艺家的作品。在这里,你能感受到东西方陶艺文化一种奇妙的连接。

陶艺工作室

亲近陶艺

三宝村就是一座生活着的博物馆。其中隐匿着许多个人工作室,它们的外观都极具设计感。随意走进某家陶艺工作室,观赏陶瓷的制作流程,感受陶艺文化。在有些陶艺手工作坊里,更是可以亲自体验陶泥的制作,亲近陶艺,用指尖感受陶艺村的陶艺文化。

真如堂

有故事的私人博物馆

真如堂原先是一座废弃的小学,后被改造成陶瓷博物馆,分为香室、茶室、琴室等不同区域。堂主伍一洵不仅自创了陶瓷品牌真如堂,并在同一时期到景德镇过起了隐居生活。当时的伍先生可谓是功成名就,可就在事业巅峰选择全身而退,隐居在此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踏入真如堂,一种浓郁的陶瓷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每个角落都透着宁静,让人心生舒服安逸。

世外陶源餐厅

体验世外桃源的别有洞天

世外陶源餐厅,正如它的名字一般,一个真正的世外桃源。藏匿于深山老林的庭院式餐厅,绿树成荫,小溪流淌,鸡犬相宁,充分感受世外桃源的惬意安宁。地道的江西土菜,当地手工制作的餐具,带着浓厚的当地特色。若是正巧赶上在日落时分,小桥流水人家的设计在夕阳下显得更有一番滋味。

合肥崔岗村

合肥首个艺术家创意村

“应该有这样一个地方——艺术落地能接地气,任何人都可以来感受艺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合肥首个艺术家创意村出现在合肥最美乡村公路大姚路旁。这里有咖啡和田野的梦幻搭配,也有破旧房屋与艺术家的奇妙组合。许多艺术家在这里进行自己的创作,供人欣赏,与之交流。

大姚路

文艺范儿,从一条油柏公路开始

在合肥有这样一条乡村公路,道路蜿蜒曲折、起伏不定,幽静秀雅、恬淡迷人,两边绿化非常优美,周边还有水源地涵养林,吸引了许多艺术家和摄影爱好者的到来。沿着这条被誉为“合肥最美公路”的大姚路就能到达崔岗村,艺术家小村的故事就是从这条油柏公路开始的。如果你爱上这条公路,你肯定会爱上这座小村。

艺术家工作室

任何人都能来感受艺术

崔岗村里有许多艺术家工作室,陆陆续续地还有艺术家入住。这些工作室可以说是展览馆,可供游人参观欣赏。有些也是可体验的,如素陶工坊和工木坊,你可以来这里做自己喜欢的陶泥或是雕刻个性的木雕。信步走进某一间小院子,你可能就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风景。

徽州碧山村

追寻古老耕读文化

同为徽州古村落,与圈起来收门票的西递、宏村相比,碧山更像是一方未经过度开发的净土,少了份鱼龙混杂,多了丝宁静悠然。年开启的“碧山计划”更是为这座小村庄增添了几分书卷气。烟雨迷蒙的水墨画卷和有着文艺范儿的人文底蕴,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的到来。

云门塔

一览碧山全景

碧山南麓,是碧山的标志性建筑。砖砌斗墙,飞檐流角。塔内的壁绘,淡雅别致。塔身共有48个铜铃,塔顶每层有8个。每当风吹过,大老远就能听到“叮叮当当”的悦耳铃声,清脆响亮,如溪水般潺潺流过心间。登塔俯瞰碧山全景,在动人的铃声中眺望远处连绵的*山山脉,不由让人思绪飞扬。

碧山书局

隐匿于徽州祠堂的中国最美书店

你还记得被美国CNN赞为“中国最美书店”的南京先锋书店吗?没错,碧山书局就是先锋书店的第八家书店。书局所处的启泰堂是一座属于文物保护建筑的老祠堂。屋子里有一个敞亮的天井,雨珠会从天井的屋檐滑落,形成水帘,闲庭阔步,好不惬意。雨声带着农田的清新气息,书局里漫溢着咖啡的香味,这也是与阅读最相得益彰的搭配。

猪栏酒吧

一张红到外国的名片

据说在法国,知道黟县的人寥寥无几,可知道猪栏酒吧的却不少。客栈老板娘也说,除了冰岛,他们接待过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客人,其中是法国客人最多,法国国宝级演员朱丽叶·比诺什也曾来小住过一阵子。

猪栏酒吧虽名为酒吧,但实为“吃喝住玩”为一体的乡村客栈。这是一家用观念和情怀堆出来的小店:清代末-民国初年的建筑;手织靛蓝土布、改造设计过的八十年代旧沙发、民国时期的旧台灯;推开窗即可看到徽州田园风格……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感受到徽州古宅文化,更是能回归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明清街道

行走于徽州水墨画中

碧山是徽派建筑的代表,白墙黑瓦的古民居、错落有致的马头墙、曲折幽深的街巷,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和祠堂尚有多座。走在碧山的街巷里,感受徽州建筑中古朴的文化,一砖一瓦都充满着生活的气息;漫步田野感受村风,听村民讲关于碧山的故事,了解这座小村庄的前世今生和那些不为人知的美丽。

丽水古堰画乡

瓯江畔的诗意乡间

这是一处位于瓯江畔的艺术小地,阔水清波、渔舟帆影、樟影老街,成群的画家在古堰前、在画乡上支起画架。古堰画乡分为古堰和画乡,这里既有千年古镇、古樟、古村落,又有省内外著名的“丽水巴比松”画派和专业美术写生创作基地“在水一方写生创作中心”。虽是景区,但是未被过分商业化,这里仍有清幽宁静的景和朴实平和的人。

通济堰

在青山绿水间呼吸好空气

通济堰现已岁“高龄”了,是省内唯一一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身处通济堰的亭子上,眺望远方葱郁的山林,倾听水流潺潺而过的声响。或许你并不知道通济堰背后的历史故事,但你仍可以感受到来自“天然氧吧”的好空气,以及这一派青山绿水。

千年古樟群

感受夏日阴凉

千年古樟群是古堰的一大特色。古樟树并非罕见,但如此成群结队的古樟群却是极为少见,相当壮观的。在这里,树龄在年以上的古樟树有几十棵。他们早已存在千年,投射下一片阴凉。置于阴凉下的你,或许能感受到他们穿越千年历史风尘,扎根于地的那份坚韧与执着。

画乡

漫步滨江古街

古街沿江而建,漫步其中,越往里走越发安静清幽。街面未加装饰,原汁原味的简单与朴素让人愈发喜欢。街上多为画室和书院,朽木斑驳的门窗,贴着对联横批的门楣,掩门而息。还有出售油画的画廊,可观赏名家大师的作品,近距离感受艺术的世界。

瓯江畔

人在画中游

坐在瓯江畔看瓯江帆影,举起双手,围成一个画框,透过画框,所到之处,无不是一副绝美的山水实景画。架起画架,把所见之景用画笔记录下来。画画的你,也许本身就已成为别人眼中一道惬意的风景。

舟山南洞艺谷

“无中生有”的艺术山谷

在舟山这座海岛城市,有这样一个地方,位于山坳腹地、不靠海,既没有代表舟山的海和沙滩,更没有渔民劳作场景,看似默默无闻,却是全国闻名的艺术院校实习采风基地。它就是南洞艺谷。因为山谷朝东,旭日东升时,谷口霞光灿烂,也被称为太阳谷。南洞低调且不张扬,静静地在山谷之中散发着自身特有的文艺范儿。

国际壁画村

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

漫步南洞,随处可见色彩斑斓、各具特色的壁画,就像行走于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的动漫场景中。并非上帝偏爱此地,特意打翻了调色盘,而是来自全国各地美术院校的教师和学生们对此地的钟爱,他们在居民的石屋外墙上以手绘形式留下了他们的艺术创作。一堵墙就是一幅画,一个村就是一个景,一户农家就是一件艺术小品。

功勋号列车公园

开进海岛的绿皮火车

舟山是个不通火车的地方,但在南洞艺谷却有一辆老式的蒸汽绿皮火车横卧于枕木之上。这辆来自嘉峪关的“功勋号”列车,曾经肩负着接送我国“两弹一星”科研人员的历史使命。坐在列车中,仿佛还能听见火车的鸣笛声,与老旧的时光和历史记忆共呼吸。

明清老街

海岛风的白墙黛瓦

白墙黛瓦、木雕花窗、朱门铜环,这是南洞给人的既有印象。在对部分民居进行改造之后,有舟山海岛特色的明清老街就这样出现了,依据徽派建筑向江南海岛演变的特性,结合海岛石头房的建筑特点。既有飞檐斗拱的古朴特点,又有海洋文化特色。老街上有商铺、住宿、全国特色餐饮、茶坊,随意走走逛逛,即可感受别样的南洞艺谷。

这些既文艺又清新自然的小村庄,洋溢着浓郁的艺术气息。在这里,艺术非常得接地气,任何人都可以来感受交流。

后台回复数字“1”,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回复数字“2”,了解景区世界观

景区世界观|湖南旅游人的平台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村庄的化腐朽为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