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庆祝建司20周年原来您的前世这么牛掰
TUhjnbcbe - 2021/1/1 11:37:00
              东川铜矿开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劳作,凭着生产劳动实践积累的智慧发现了铜,并从事开采和使用。铜的开采和使用极大地改变了古代东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社会面貌。随着东川铜矿开采和利用的规模日益扩大,云南地区产生了高度的青铜文明。从距今年前左右的商代末期开始,云南地区进入了青铜时代,一直到距今年左右的西汉就结束。在这多年漫长的历史时段里,云南各地铸就了难以数计的精美青铜器,而以战国中后期至西汉末期的滇文化为代表,将云南青铜文明推向了高峰。                            矿洞内的通道叫窝路,窝路四壁是土质的叫松塃窝路,石质的叫硬硖窝路。窝路是沿矿脉开凿的,极不规整,起伏蜿蜒,狭窄崎岖,故有“蚂蟥伸腰”、“苍蝇搓脚”、“麻蛇蜕皮”等艰难路段。在这些“关卡”上,由于洞径窄小或路面凹凸坎坷,运矿时只能像蚂蝗伸腰一样,双脚蹬紧地面,身子一点一点向前挪动。有的地段,双脚要不停地像苍蝇脚一样搓蹬不停,才能蹬稳地面慢慢前行;有的地段,甚至要将麻布袋挂在脚上,人仰面睡平,用双肘支撑移动,反方向行进,就像麻蛇蜕皮一样艰难。

背矿用麻布袋,形如褡裢,长四五尺,两头为袋,塃硖矿皆以此盛用,一头在肩,一头在臀,洞中多俯伏爬行。

                            冶铜时,有的矿石需先行煅烧,以提高正式冶炼的效率。用于煅烧矿石的石窑。窑的外形像馒头,大小不一,小的有1尺多高,大的高5-6尺。煅烧时,把柴炭和矿石相间堆垒起来,用泥封住,上留火口,便可开始煅烧。冶炼用的炉子主要是大炉。大炉用土筑成,长方高耸,外实中空,大约高1丈5尺,底长9尺,底宽2尺,炉体越上越窄,炉壁厚1尺,内壁用胶泥和盐抿实。古东川冶铜还常用三种炼炉:将*炉、纱帽炉、蟹壳炉。                            云南通行的货币,汉代是“五铢钱”,王莽时代是“莽币”及“大*布币”,而流行民间的却是海贝。到了明代,仍是钱、贝兼用。明王朝深感云南货币与内地流通不便,决心改变这种状况。明弘治十六年(年),即开始铸币“弘治通宝”。到嘉靖年间,加大了铸币的力度。嘉靖三十四年(年),便命云南造制钱发民间贸易。同年,嘉靖皇帝下诏:“云南地僻事简,即山鼓铸为便,宜敕云南抚臣每年扣眔盐课银二万两为铸本,岁铸嘉靖通宝,铸文,令参*一员专理。”即山鼓铸,是要求在矿山就地取材铸制钱币。                            

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年由原东川矿务局、易门铜矿、大姚铜矿、牟定铜矿和云南冶炼厂组建而成,发展至今已成为以铜锌金属采选冶为主稀贵稀散金属综合回收的多金属矿业公司。年加入中铝公司以来,是中国铝业公司的骨干企业,中铝公司铜板块的核心企业、旗舰企业,业务涉及有色金属、地质勘探、工程咨询、化工生产、期货经济、物流运输、国际贸易、房地产开发等多个行业,总部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现有员工2万多人。遵循企业发展规律,云铜集团确定了“优化结构、突出主业,加强管理、效益优先,做大资源、做强矿山、做优冶炼、做精加工”的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深化管理创新,加强总部管控,实施运营转型,走上了内涵式效益型的科学发展之路。

              

东川,素有天南铜都之称,是我国著名的铜矿生产基地,滇铜文明的故乡。古代东川铜矿区域,包括东川、会泽、巧家和禄劝的一部分。东川铜矿有历史记载的开采活动自东汉建初元年(公元76年)起,有“堂狼铜洗”佐证,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开采历史。到清朝时期,铜矿开采进入高峰,年产铜最高达余吨,成为当时最主要的铸币用铜基地,乾隆皇帝曾亲自为东川铜矿御题匾额“灵裕九寰”。

古代东川铜矿开采对象是富铜矿脉,边采边探,找矿全凭经验,审度山势,寻找“苗引”。倪慎枢著《采铜炼铜》中说:“厂之来脉,则喜层峦叠嶂,势壮气雄,凝聚看重关紧锁,堵塞坚牢”;“山水之口,贵曲忌直,朝对之山得与主山并高者,厂势悠久”。采出铜矿物按颜色分为白锡腊(辉铜矿)、紫金锡腊(斑铜矿)、红锡腊(赤铜矿)、绿锡腊或大绿(孔雀石)、*金箔(*铜矿)。

新中国成立后,铜资源丰富的东川矿区,拉开了大规模开发利用铜资源的序幕。“全国支援东川”,千*万马云集这块宝地;“万人探矿”唤醒沉睡万年的矿藏。年成立的东川矿务局,是经周恩来总理批准、由苏联援建的国家“一五”项重点项目之一,成为共和国西南边陲崛起的铜都。投产至年已生产精矿含铜63万吨,银吨;实现利润万元。

                            

易门矿区,是云南省古老铜矿区之一,开采历史悠久。这里的铜矿开采,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就有一定规模,易门县志《铜*论》还记载了开采的规模:“香树坡、万宝厂、一都三厂,每岁额办铜五十八万斤”。

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在滇中腹地的绿汁江畔(即现在的三家厂),汇聚了一批批来自大江南北的热血青年,他们在高山峡谷间艰苦跋涉,风餐露宿,从此一个响亮的名字—“易门铜矿”在云贵高原诞生。年2月易门铜矿正式成立,年3月勘探,年2月基建,年5月投产。传承半个多世纪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管理经验,如今的玉溪矿业公司集采选、地勘、矿山建设、矿冶研究、医疗、职业教育为一体,拥有14家二级单位和控股公司,着力打造“资源储备丰厚、采选技术领先、集约管理创新、企业文化先进、团队高效和谐”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塑造“绿色循环持续、国内一流矿业”的现代矿业企业形象。目前,公司矿山日采选能力吨,年产精矿含铜4万吨,精矿含锌1.5吨,铁精矿50万吨,铁团球85万吨。投产至年已生产精矿含铜95.87万吨,银吨;实现利润万元。

                            

大姚铜矿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境内的崇山峻岭之中,矿床蕴藏金、银、铜、铁等矿物资源,矿区面积平方公里。鼎盛时期年产精矿含铜1.7万吨,银20吨;职工余人。解放前,这里一片荒凉。据道光二十五年(年)的《大姚县志》记载:“出铜之区,无不开采,山空洞老。英华既竭,褰裳去之,游易聚难散。则所以为利者,民间何利焉。况迩黔蜀游民寄藉日多,老菁深山,开辟殆徧,虽物产之饶胜于往昔,而山童水涸,生齿日蕃。其何以遂其生计而安其身也!”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从年开始普查勘探,年上马建设,年5月和年4月氧化矿、硫化矿采选厂分别建成投产。投产至年,共生产精矿含铜36.34万吨,银.58吨,实现利润,.77万元。

                            

云南牟定地区采矿历史传说较为久远,但未查到史料记载,地质工作者考察认为年(清光绪九年)的青龙厂采矿是目前可查的最早的牟定地区开采铜矿的时间,后长期处于民间土窟开采状况。新中国成立后,在五十年代后期地方国营企业停产下马后被重新建设起来,由于地质资源不清,从年勘探到年5月提交地质资料,中间时间长达11年之久。云南牟定铜矿于年7月1日建设起来的采选联合企业,设计采选能力为吨/日。建矿投产至年,共生产精矿含铜2.4万吨;银40.吨;实现利润6,.09万元。

              

云铜股份冶炼加工总厂肇建于年,定名为“云南冶炼厂”,是经周恩来总理批准的国家“一五”项重点项目之一,是新中国建厂最早的铜冶炼企业之一,年主体改制成立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同年在深交所上市,年,云铜进行管控模式调整,更名为“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冶炼加工总厂”。

冶炼加工总厂在铜以及相关有色金属领域,拥有冶炼、加工、综合回收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主产品为电解铜、*金、白银,并能综合回收铅、锌、铋、镍、硒、碲、铂、钯等多种有色金属及化工产品。建厂投产至今,共生产铜万吨、*金94吨、白银吨、硫酸万吨。拥有先进的富氧顶吹铜熔池熔炼技术、艾萨铜电解技术、新型燃煤回转式阳极炉技术、铜渣电炉贫化处理技术、高砷烟尘处理技术、高速电气化铁路用接触网导线生产技术、废水处理技术和水溶氯化法贵金属提取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等22项专利技术,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均为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

              

资料、图片来源:云铜集团*群部

责编:罗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庆祝建司20周年原来您的前世这么牛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