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吹,国人吹,这两种所谓的吹捧,是目前大部分国内球迷的现状。第一种情况比较好理解:我向你解释一部分远古球员的能力,并夸大其中的部分能力,同时类比现在的球员,以此来展示自己的博学多识,这是大部分远古吹球迷的心理。可能只是从某个视频网站上看到了关于某个远古球员一点技术解说,就开始大吹特吹。所谓的我懂你不懂,便可以找出优越感。而第二种“国人吹”,实际上也是一种优越感的体现。大家都希望吹捧一个可以比肩世界级高手的角色出来,以满足自己对于各国球员之间本身实力的差距的幻想。其中吹捧最多的对象,就是因为伤病和过度的国家队征战而不得不提前退役的大姚。
前段时间听到有人说起的一句话,叫如果大姚现在还在NBA,小球时代可能他才是约基奇。首先声明一点,大姚的能力确实很强。在中国篮球界的地位没有人可以撼动,这是这篇文章的大前提。而我还想说明一点的是,大姚不可能是现在的约基奇,也不会是约基奇。大姚的天赋点不是在这个领域,同时他的身份,和职业生涯的成长轨迹,注定了大姚不会是约基奇一样的人物。
不可否认的是,大姚确实是一个天赋异禀的人物。超越普通内线的个头,却有不同寻常的灵活度,脚步和投篮手感。在罚球线位置的命中率,大姚几乎是所有大个子球员中最为出色的一个。在后期增重之后,大姚在内线的统治力近乎达到巅峰。尤其是在面对霍华德这种只能在力量对抗上寻找优势,但是偏偏体型和下肢力量都稍逊一筹的中锋时,大姚可以完美展现自己的能力和特点。
大家之所以会认为大姚是可以成为现在约基奇一样的人物,大概率也是因为大姚的进攻特点。跟很多的传统中锋一样,大姚也喜欢用自己的身体优势去冲击对手的内线,毕竟这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得分方式。但是跟大部分中锋不一样的是,大姚的勾手非常灵活,且命中率惊人。这种进攻方式表现在实际的比赛中,会让球迷有一种,这样的球员非常灵巧的观感。再搭配上大姚本身就非常壮硕的身体素质,就会让人有一种较为错愕的反差感。而这种反差感其实也在约基奇身上有所体现。
约基奇本身不是一个依靠身体素质打球的球员。或者说,约基奇对于自己身体条件的依赖程度,没有其他的五号位球员那么高。他在赛场上的统治力,完全是来自于自己的球商和灵活的手上技巧。且跟大家认知不一样的是,约基奇并没有大个子中锋那种肌肉猛男的形象,而是满身的五花肉。当然,约基奇也不需要频繁对抗,肌肉对他来说意义不大。约基奇的力量本身并不差,且对他的打法而言,这样的身体条件已经足够支撑大部分的比赛。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灵活,不符合身份设定的反差感,以及国籍和技术上的特点,让大部分人以为,大姚和约基奇是较为相近的类似球员。而如果没有伤病隐患和连年征战的国家队任务,大姚估计会是跟约基奇一样的巅峰人物。正是因为大家的这种猜测,才有了大姚会是小球时代的第一个约基奇的说法。
说实话,只要你看过火箭时期大姚的比赛,尤其是中后期的比赛,以及MVP赛季约基奇的表现,你就可以知道这样的言论本身是站不住脚的。咱们先说比较明显的地方,约基奇在球队的定位是一个指挥官,而大姚在球队里面的角色是进攻的主导者。在火箭体系下,大姚是进攻的第一选择,但不是指挥的第一选择。
在那个年代,只要是球队打不开局面的比赛,最后的球权大概率是回到内线球员的手里。而大姚内线的高命中率,在传导过程中不易被对手拦截的低失误率,都保证了大姚在进攻战术里面的地位优势。而约基奇不一样,他本身就是战术的发起点。在弧顶位置,约基奇的视野优势和传导优势更加明显。约基奇单赛季可以送出接近次助攻,在中锋位置上几乎没有球员可以与之匹敌。他不需要去执行进攻的最后一个动作,他直接策划了整个的进攻流程。如果不看身材,约基奇可以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控卫。这是两者在定位和实际表现中最大的不同。
要知道,姚明是那个时代低位技术最好的球员之一。阵地战,落位之后寻找进攻优势,这才是适应姚明的战术。而约基奇的适应战术能力更强,在高流转的运动中也有不俗的表现。如果是让姚明去顶替现在掘金的约基奇,大概率是做不到一致的效果。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一个体系,两人也不是类似的打法。大姚的体力,技术,手活,都跟不上现在的约基奇。同样的道理,现在的约基奇去到当年的火箭,也没办法打出跟姚明一样的统治力,他的低位技术还不足以支撑在那样的体系里面立足。
曾经还有人说,大姚是可以和巅峰奥尼尔相提并论的人物。其实这是一个非常荒谬的概念,现在的大部分球迷都不能理解当年的奥尼尔是一个什么概念?不是说姚明可以在正面封盖奥尼尔,就可以有跟巅峰的他对线的实力。奥尼尔的统治力几乎可以进入历史前三的榜单,这里面可能存在争议的是远古时期的超级巨兽实力定位不够明显。而大姚,仅仅是跟巅峰之后的鲨鱼有过交手,说相提并论,实在过于牵强。
姚明是中国篮球历史级别的人物,但是在NBA的历史上,仅仅只能算是不错。讨论姚明在技术上的地位,倒不如宣传他在帮助NBA开拓中国篮球市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