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姚黄家湾村脱贫纪实图 [复制链接]

1#
*家湾村位于大姚县三台乡西北部,下辖13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户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截至目前,未脱贫1户7人,贫困发生率从年底的21.8%下降为现在的0.41%。年全村完成47户人县城搬迁安置,其中支倮坪小组实现整村搬迁。一、易地搬迁“断穷根、扔穷帽”走进大姚县城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小康苑小区朱玉祥的家:客厅茶明几亮,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女儿做饭、做菜全是电器、就连刚从李湾小学放学回家的孙女都在专用的桌椅上写字、画画……看到这个和谐的画面,你绝对想不到他们一家是两年前从距离县城公里外的三台乡*家湾村委会支倮坪小组搬迁进城的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一见到朱玉祥他就会形声绘色地跟你讲“我们家是从三台支倮坪深山里搬出来的,在大姚城里生活两年了,习惯了这里的工作、生活,家里的收入比以前翻了两、三倍,特别是娃娃享受了较好的教育资源,我们祖辈几代人连想都没有想过能走出大山,在我们这一代梦想变为了现实。”

(图:扶贫干部看望*家湾搬迁至县城的农户)陈维寿摄

(图:搬迁前,支倮坪小组的一些农户在村口合影留念)陈维寿摄

朱玉祥一开始是死活不愿意搬迁的,抱死故土难离的传统思想,之后在各级干部多次动员下,抱着复杂心理搬迁至县城,离开祖辈几代人居住的茅草房。

(图:朱玉祥夫妇搬迁前生活状况)陈维寿摄

(图:县委陆书记到支倮坪小组走访贫困户)陈维寿摄

他这一搬,不但走进县城、而且还住进了现代城市砖混结构的洋房子,别看他现在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回想当初他进城的那个时候:过马路要挂包干部带着才敢过;家用电器的使用更是马尾穿豆腐,有时候帮扶干部还没回到家,又要折返教他怎么使用;安排的工作左右都做不了,那才真叫一个难。但朱玉祥是一个有心的人,自做通工作搬迁那时起,他就牢牢记住帮扶干部给他的一句忠告:“大家都是人,别人能做到的,我一定要做到且要做得更好”。这句忠言使他从原来的顾虑重重到现在变得安心踏实、过上幸福生活。目前,朱玉祥的工作是李湾社区公益性岗位,媳妇王成辉是环卫工人,女婿在新街镇打工,女儿在家接送孩子、打理家务,家里收入稳定,小日子过得幸福美满,一家人其乐融融。

(图:县委陆书记到小康苑走访慰问朱玉祥户)李明芬摄

朱玉祥原是三台乡*家湾村支倮坪小组人,该小组所在地属地质灾害隐患点,祖辈几代人仅靠陡坡地上种植玉米和高粱勉强度日。全村18户挤在半山腰上仅多平方稍微平坦点的地方,群众住房经鉴定全村都是危房,缺水、缺土地,自然生存条件十分恶劣,基本是靠低保收入过日子,这“一方水土实在是养不起这一方人”。

(图:支倮坪小组原貌)王志平摄

(图:支倮坪小组原住房条件)李明芬摄

随着扶贫*策的推进,年这个只有18户63人的傈僳族小村因为生活在温饱线下,全部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年易地扶贫搬迁至大姚县城,住进了洋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都不能少”,总书记的话在这个傈僳族小村完美实现。

(图:扶贫干部在县城走访*家湾搬迁户)赵琴摄

说起*家湾老一辈的人都知道,过去那里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山高路远道难行,通信往来要半月”。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前这里离*府所在地仅有55公里,却要三个小时的行程。老百姓的花椒、核桃、白芸豆等农特产品无法运出去,学生读书路远、路险。是大姚县77个贫困村中唯一一个于年底才脱贫出列的深度贫困村。二、补齐短板、强化基础建设,提升人居环境助脱贫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挂包*家湾的大姚县交通运输局和大姚县交通运*管理所的扶贫干部们,用心、用情、用行动帮扶这个深度贫困村,让这里的村情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图:扶贫干部下村路上)

(图:村干部劝学)毕以辉摄

自年以来,*和*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共投入项目资金万元。其中投入资金万元硬化了6个小组的村组公路,同时完善生命安全防护项目建设,安装了示警墩、防护栏等交通标志牌。投入36万元新建垃圾焚烧房12座,投入60万元新建公厕12座,彻底解决了垃圾污染问题;投入17万元安装太阳能灯34盏,新建*员活动室9个。通过基础设施的投入改造,使这个离三台乡*府55公里的小山村交通条件得到彻底改善,学生就学、老百姓出行和花椒、核桃等农特产品外运销售舒畅通无阻,为脱贫出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多渠道、多路径推进扶贫项目实施和扶智工作。沪滇协作扶贫项目实施以来,*家湾这个边远的角落村也搭上了沪滇协作这趟航班。年,沪滇协作项目在*家湾村委会共计投资.96万元,在*家湾、核桃坪、三岔河、松坪子、毕家坪小组实施了村内道路硬化建设项目,使得崎岖不平的村内道路,得到整体改观,方便了村民的出行。“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年7月拼多多“多多农园”落地*家湾村,又打开了一条群众增收、致富的路,截止目前,在拼多多平台实现拼单2.2万笔,网上销售额达余万元。96万元的光伏电站扶贫项目完成投资、投产;万元的沪滇帮扶肉鸡养殖项目正在有序建设当中,预计7月底可竣工投产;这些项目的的落地实施,预计每年将为*家湾贫困群众人均增收0元。在做好项目实施和发展的同时,三台乡*委*府从更高的战略高度展开对*家湾帮扶、提升。从年起筹措资金30余万元,先后组织开展了4次“筑梦之旅”教育扶贫公益行动,组织*家湾完小的部分学生参与到“筑梦之旅”活动中,让他们走出去、见世面、立志向,活动的开展坚定了他们从小拔除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决心。

(图:*家湾学子参与到“筑梦之旅”中)

李明芬摄

(图:*家湾的搬迁户在县城务工)李明芬摄

如今走进*家湾这个深度贫困村,你再也看不到尘土飞扬、道路崎岖、低矮的草房那种贫穷落后的局面。展现在你眼前的是:阡陌交错通达、平整的水泥路,村民精神面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的景象。在整个脱贫攻坚进程中*家湾共实施危房改造户,易地搬迁47户人,住房安全有了保障。路好走了,吃穿不愁了,医疗、养老有保障,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教育扶贫让这里的孩子们怀抱希望、充满信心。同时该村也建设成了三台乡最典型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一项项扶贫*策和项目的实施,民生得以彻底改变,完美表现出一个贫困村在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变迁。*家湾村将与全国、全省、全州、全县人民一道脱贫并步入小康社会。

(图:*家湾村的搬迁户们昂首阔步走向新生活)陈维寿摄

▍信息来源:大姚县三台乡李明芬

※小编

※监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